小感于陈杞下乡(原创)
2006-05-16

最近常听到球员和全国人民道歉悔过的消息,大球有王治郅,小球有陈杞。5月15日,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陈在河北正定县蟠桃村劳动。陈在参加完不来梅世乒赛后,于5月11日来到河北省正定县蟠桃村履行为期一周的参加劳动,体验生活,接受再教育的处理决定。3月9日,中国乒乓球队就陈在日本神户亚洲杯男单决赛中因输给队友王皓,而摔拍子踢挡板,为中国队抹黑一事,对外公布了对陈杞留队查看、罚款、下放农村锻炼一周等处理决定。

我没有看到陈杞摔拍子的镜头,但对许多外国球员输球摔拍子的镜头倒是司空见惯。也许我习惯了,麻木了,只觉得不管球员或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心结,心中有结,自然容易积气。输了球不平衡,有些发泄的表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为什么国家队要用这种上山下乡的法子对付他,甚至是留队察看。球员是公众人物,国家带代表国家形象?我反对,公众人物也是人;国家形象不是某个运动员能代表的,除了法定的某些新闻发言人。陈杞就是个一般人,一个擅长乒乓球运动的人……

报道还说:从未干过农活的陈玘在农村锄地、喂猪、摘黄瓜……“2个小时锄下来,比训练都累”,他说。中国男乒主教练刘国梁表示:“如果去看他,千万别给他带什么好吃的。”我看了报道,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干吗呢?犯人还允许家属探监送东西呢。

陈玘务农期间还在麦田里闹了笑话。看着绿油油的麦子,陈玘大声说:“这就是产大米的吧。”看到奥运冠军连水稻和大麦都分不清楚,村民连忙解释:“这是麦子,磨面做馒头的,水稻才是产大米的。”换了在城市长大的其他人估计也会闹这样的笑话,但这笑话可耻么?这让我又想起小时候,小朋友们在作文里常常提到的诸如此类的笑话,什么吧韭菜和大葱混到一块儿去拉。麦子和大米分不清啦……反正我没觉得知道不知道有什么可耻,因为术业有专攻,生活环境也不同,每个人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重合。

说来说去,下乡改造再教育,以及认为陈杞不该不识麦子和水稻的批评,依然延续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育观念——人不能有个性,名人更不是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