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朋友间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买房(卖房)了吗”。也难怪,放眼城市街头,到处都在盖房,新楼盘一夜之间鳞次栉比,成片成林,冲击着我们的视线及购买欲;再看看房地产,全国涨声一片,房价牛气冲天,更催生着紧张气氛:似乎你手上攒的几个钱,昨天还能买到一客厅,改天连个卫生间都弄不上。
因此,买房成为了当今城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年轻人甭管有钱没钱,先按揭一套再说,即使节衣缩食,严重透支了个人消费,影响了生活质量;而经济收入中等的家庭,也要跟着条件好的,把目标定位在拥有两套甚至更多套房子,好像拥有了房子,就拥有了待价而沽的“香饽饽”,不愁哪天卖不出去,换个好差价。于是在网上,一个抱怨房价高涨又被迫跟着买房的新名词——“房奴”也日渐流行。
调查也显示,逾三成房贷族月供占个人收入的50%以上,成为“房奴”。他们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和消费,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诚然,买房自住或者投资,不能说就是错误。因为房价一涨再涨,手中捏着的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但买房自住不等于急于跟风,经济条件不太好,可以适当放缓买房的脚步。真要买房了,也别受所谓“宽敞气派、豪华尊贵”等广告词汇的蛊惑,片面追求大面积,结果“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之后却要节衣缩食努力还债,令幸福感大大降低。事实上,普通收入的家庭在买房时若选择“紧凑、精致”的小面积,大有可能既做到“居者有其屋”,又轻松快乐地享受生活
来源:华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