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20年内,中国将在长江干流以及岷江、乌江、雅砻江、嘉陵江等支流上建设百座电站。对于急需发展的中国来说,开发利用长江水电资源,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长江还能承受这百座电站之重吗?
目前,长江上建成、拟建或在建的水坝有46座,是世界上拥有拟建或在建水坝最多的河流。但长江在为人类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也在承受着世界上最严重的破坏———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险境中的河流———水坝与淡水生态系统的未来》的报告显示,由于水坝建设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有21条河流及其流域生态严重退化,中国长江流域不幸排名第一!
据专家介绍,长江的污染远远超出人们想象,而且正面临六大危机: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城市饮用水;物种受到威胁,珍稀水生物日益灭绝;固体废物严重污染水湖,威胁水闸与电厂安全;湿地面积日益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
长江已经不能承受再多的“负荷”了。按照国际惯例,河流开发不能超过30%,最多也就40%,而目前长江开发基本达到40%,已经饱和。但长江的开发还在继续,由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扩大。在我看来,长江上是否再建设百座电站,很值得进行科学论证。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考察云南时曾提出一个“零方案”:大坝一个不建。如果非要建,也要把高坝变低坝。在我国目前这种经济发展情况下,“大坝一个不建”恐怕是不现实的,要建就把高坝变低坝。要开发就要坚持科学的原则和综合开发的原则,要适度利用并保持流域生态不被破坏。这是要开发长江资源者应该也必须重视的问题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