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弱者扶贫有几种味道?
2006-04-30

    在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有位79岁的老人,名叫赵景华。30多年来,他靠收破烂养大了六名被父母遗弃的婴儿。这六名孩子中有四个是赵景华老人在收破烂时捡到的,另外两个是别人放在他家门口的。三年前,与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现在,年近80的老人每天仍是早出晚归,走40多里路,挣十几块钱,这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2006428日 新华网)

  近来,我浏览各大新闻网站,不时能看到赞美弱者扶贫济困的报道。在我记忆中,光是赞美老人靠收破烂、穷汉靠挖煤、失业人员靠卖血救助处于极度困难状态的人们尤其是弃婴、失学儿童的报道就有十来件了。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心里就像倒海翻江一样,甜酸苦辣几种味道上下翻滚,心情难以形容。


  赞美弱者扶贫,首先是甜的味道。所谓甜的味道,就是感动。是啊,那些连自食其力都有很大困难的弱者,孤苦伶仃的老人也好,没有家业的穷汉也好,他们不但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生存了下来,而且以感天动地的付出,救助了比他们命运更加悲惨的人。这种精神是我们人类社会无法用金钱来量化的无形财富。


  然而,赞美弱者扶贫,却只有这一种味道让人感到心里好受。另外几种味道真的让人心里好难受。


  每每看到赞美弱者扶贫的报道,我的心里都一阵酸楚。抚养那些弃婴、救助那些失学儿童等,按说应该是社会的责任。可是,在不少地方,社会有关方面却逃避了这些责任。令人感到滑稽的是,社会有关方面逃避了应尽的责任,却还拿弱者扶贫说事。有的地方甚至是官方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包括弱者在内的民众身上,却还动用媒体对此大书特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每每看到赞美弱者扶贫的报道,我的心里都感到一股苦涩。以赵景华老人为例。30多年靠收破烂养大了六名被父母遗弃的婴儿,那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我们对这些好人不应该寄予深深的同情吗?本来他们就应该是受救助的对象,可他们却没有得到救助,反而却救助了别人。他们肚里的苦水,流到我们心里,应该凝固成良知才对。


  每每看到赞美弱者扶贫的报道,我的心里都感到一种火辣,我恨不得要骂人。赵景华老人收破烂养大的六名弃婴,他们的父母是人不是人?恐怕是白披了一张人皮。不,他们是动物不是动物?动物都知道哺育自己生下的崽儿,他们恐怕连做动物都不配!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希望少看到赞美弱者扶贫的报道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