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条丛飞大道
2006-04-28

        4月25日上午,深圳各界人士送别年仅37岁的丛飞。离遗体告别仪式还有1个小时,殡仪馆露天广场已被市民自发献上的一束束白花装点成“白色花海”。有市民建议深圳市政府,将4月20日丛飞逝世的日子定为市义工联纪念日或全市人民献爱心的纪念日,并命名一条丛飞大道。

  我极其赞同,这不仅是社会对丛飞的回报,更因为,我们确实需要一条丛飞大道。

  丛飞大道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普通歌手,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丛飞所为,无疑是融合了传统道德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身处欲望社会,时时对照丛飞,可以让我们心灵平和,更让我们变得崇高,因为,任何的浮躁、私欲、功利,在丛飞的精神面前都会显得渺小乃至可笑。显然,丛飞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和崇高品质,既是我们时代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长久学习的楷模。

  丛飞大道是丛飞精神延续、发扬光大的象征。丛飞一生行善,却苦于人生太短,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尽其所力奉献社会。他要求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我不想再让国家和社会为我花更多的钱,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他身后捐献的眼角膜,也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尽管这样,他仍然感到“壮志未酬身先死”。丛飞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做的已实在是太多,而社会的向美向真向善,需要大家都学习丛飞。一条丛飞大道,将昭示丛飞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

  丛飞大道是对德艺双馨的最好诠释,让我们时时看清和把握住人生目标。当如今明星大腕或走穴捞钱成风,公益慈善事业却一毛不拔,或不择手段追求一夜成名,却迷失自我,凡此种种几乎渐成风气的时候,身处演艺界的丛飞却以爱心大使、慈善歌手的形象感动中国,感动时代。丛飞大道将让为功利心所驱使、醉心于明星梦的男女,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丛飞大道不仅会让所谓的“星光大道”黯然失色,更让所有人在追求名利之前,首先学会做人。

  我注意到,自发参加丛飞遗体告别仪式的,有普通的市民,也有不少领导。但是,却少有那些通常不甘寂寞,而且自以为代表着业界、号称社会精英的明星大腕的影子。这并非偶然。这也尤其表明了,我们需要一条丛飞大道,以强势的姿态,来引领社会的方向

【来源:解放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