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也要尊重自然
2006-04-28

        中国首位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博士俞孔坚应邀为一家开发商做规划,对方要开发的那块地有山有水有丘陵,开发商要在那里盖办公室、别墅。俞孔坚和同事们经过考察,提出把原有的山水和林子保留下来,然后结合当地的地形设计一些建筑。没想到,这一符合国际设计的现代理念却被开发商否决,他们认为设计要有白宫的气派和豪华,提出要砍掉树林填平山底湖泊,在山上建人工水池、大广场。

  在城市规划中,这位开发商的心态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户意识、小农心态。其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一种拜金主义的倾向,追求昂贵、奢侈,什么东西贵就是好的,到处建高楼大厦和金堆玉砌的城市广场;不惜工本引进国外名贵树本花卉,将本乡本土极具繁衍能力的物种视为杂草;以不沾泥土为荣耀,瓷砖成为各种建筑装饰的通用材料,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消失殆尽。

  目前在国内大小城市遍地开花的景观大道、城市中心广场热,实际上是在步100多年前美国等城市化浪潮的后尘,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世界城市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人性的潮流。暴发户意识加小农心态,使我们的一些城市规划建设陷入了重走别人老路的困境。

  那种以大的人工投入移山倒海、破坏自然为荣耀的举措,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倾向,正成为规划建设城市的“杀手锏”。急于求成、盲目攀比,扩大城市规模,大城市纷纷争建“国际大都市”,中小城市纷纷争建“大城市”;不顾客观条件,乱下城市化率指标,并限期完成;为追求数字指标,靠行政区划调整来扩大管辖面积,等等,无不将城市规划引入歧途。

  当我们的一些城市在加快城市河道“渠化”之时,美国的波士顿等城市,却在把好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渠化”河道炸掉、拆掉,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当世界城市景观设计规划正在经历一场回归原生态革命之时,我们还停留于别人走过的老路,而对城市设计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深层次问题却知之甚少。中国的城市规划究竟向何处去?这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深长思之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