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惊现半块晋代象牙笏 证实“净明道”存在历史
2006-04-27


 
        最早关于道教正一道的传统宗派——净明道的记载,一直仅停留在宋元时期对其创始人许逊的传说或教派内的教义上。但令人惊奇的是,随着半块晋代牙板惊现南昌,净明道的历史首次得到了证实。
                 
  牙板也称“笏”,由象牙制成,是中国封建官吏上朝时使用的礼器,有时也表示某种信仰。
                 
  在南昌发现的这半块牙板,长约22厘米,中部宽约5.2厘米,其颜色呈深黄到浅棕色分布不等,已经裂成两片。牙板是由私人收藏家侯玉军先生偶然收购到的,出土于江西高安县大城水库附近的村庄。考古学家陈江判定其年代属两晋时期。
                 
  牙板两面都刻有图像。一面是坐姿人物像,其比例精确,面容清秀、披头、后有背光,和福建泉州草庵中的西亚摩尼佛石雕像类似。同时,所刻人物右脚踩蛇,左脚踏龟;牙板另一面是器皿植物像。图中器皿盘口、束颈、鼓腹、矮圈足,是典型西晋盘口器造型。
                 
  陈江介绍,根据牙板上所刻人物的绘画风格、脚下所踩龟和蛇综合判断,其与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许逊的主要传说和时代背景类似。因此,牙板被定名为“晋许真君仙茅崇拜双向牙板”。
                 
  这块牙板的发现说明,两晋时期净明道的早期民间信仰已经形成,并受到西亚文化影响。
                 
  以前的许逊研究仅停留在“传说”中,查无实据。而此次发现的牙板是研究许逊的唯一实物印证。
                 
  净明道是道教的一个宗派,宋、元年间在南昌西山兴起,全称“净明忠孝道”。许逊是净明道祖师,人称许真君,公元239年出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慈母里村。教义融汇儒道两家思想,因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而影响深远。
                 
  许逊在南昌西山的隐居修道之地被后世尊称为“万寿宫”,至今海内外共有1300多座同名道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