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隔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两个好人——丛飞和孟二冬,相继离我们而去,人们不禁扼腕叹息。
丛飞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特区闯荡的职业歌手,孟二冬是一个在我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辛勤耕耘一生的普通教授。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职业背景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是奉献。
为了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丛飞十年来进行了300多场公益演出,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对象达178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要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长留人间。
为了完成具有重要史料文献价值的专著,孟二冬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七年如一日地“泡”在图书馆。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给本科生上课时,他强忍病痛,坚守讲台;在他病重住院期间,还惦记着新疆的学生……
他们活着的时候,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着人生,让千千万万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们为之感动;他们离去的时候,仍然拖着被绝症折磨的身体,用最后的一点光芒照亮了世界。
丛飞和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这两个典型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明好人并不孤单,也将激励更多的平凡的英雄不断涌现。其实,想想我们身边,也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他们给身边的人以帮助,他们用乐观的人生观感染大家……可能平时大家不太注意,但有一天想起来时,人们或许都会说:那真是一个好人。
丛飞和孟二冬的精神是时代的强音。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他们用生命和爱心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扶困助弱的动人乐章,折射出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的忘我追求。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丛飞和孟二冬就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
丛飞去了,孟二冬去了。但,他们还活着,在千千万万人的心里,永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