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交通规费征稽处近日查扣了当地市政维护管理处一辆没有养路费缴讫证的运输车。随后,这个管理处派人强行开走了扣在停车场的车辆,并开来大型挖掘机,到征稽处门口“施工”。随后,整个征稽处大院100多户居民家停电,车辆也无法进入征稽处。现场录像显示,此次“施工”还导致电信光缆断裂,水管破裂,同时导致当地6个县市缴费工作一度停顿。(4月22日《新京报》)
“挖路”事件发生后,稽查处指责管理处“恶意报复”,管理处则振振有辞强调这是“正常施工”。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那就是有人在正常执法,有人在滥用职权。
还是市政维护管理处主任周恒桂随后的一番解释道出了这次“熊虎相斗”的“天机”:这原本是一件“小事”,全省市政管理车辆都是不缴养路费的。即使偶尔有查处车辆没缴费的问题,“请个客,吃个饭,送点人情费”,也就“摆平”了。正因为如此,市政维护管理处与征稽处10多年来都相安无事。这次之所以“针锋相对”,主要是有关人员不熟悉这个“业内规则”,是双方沟通不够导致的“意外事件”。
周大主任这番“实话实说”,印证了制度管民不管官,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正日渐成为一种官场“潜规则”。据了解,目前湖南省约有10万辆车欠缴交通规费,其资金流失一年近亿元,主要原因是一些权力部门,或有挂靠关系的单位,不按规章办事。比如,在管理处,本来只有用于维修路面的车辆可以免除养路费,但却被擅自扩大到整个部门;其他部门依规定免除养路费的车,在不执行任务的时候,本应与普通车辆同等看待,却也成了特殊车辆。
无怪乎在征稽处门口擦鞋的刘大妈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缴费的都是老百姓,当官的谁缴?”
众所周知,公共权力是为保障公共利益设置的。把公共权力用于部门利益或一己私利,一旦某种利益格局失衡或破坏,便会异化成为部门之间利益争斗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娄底市征稽处和市政维护管理处这次非同寻常的“打架”,反映了一些行政权力部门滥用公共行政权力已到了肆无忌惮、无以复加的地步,也表明正是征稽处平时执法不严,默认“人情规则”,纵容市政维护管理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令人欣慰的是,湖南省法制办表示,“挖路”事件查清后,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谁擅用权力滥行“挖路”,就要依法依纪断了他的权力之路、前程之路。笔者认为要破除“拥有权力便拥有一切”的封建权利观,更需加强对公共权力管理部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培育公共服务精神。同时还要加强社会监督,用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力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制衡。如此标本兼治,方能打破这种积淀已久的官场“潜规则”,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