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图)
2006-04-20

2006年4月20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启动现场



    中广网南宁4月19日消息(记者 陈俊 ) 从今年1月1日起,广西正式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继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入选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后,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又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桂剧《大儒还乡》入选“2005—200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行列;2006年广西将重点做好桂剧《大儒还乡》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确保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实现广西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三连冠;积极做好参加中宣部“五个一”剧目评选的准备工作,抓好山歌剧《遥远的百褶裙》、儿童剧《成长仪式》、京剧《霸王别姬》、桂剧《柳宗元》、桂剧《烈火南关》、壮剧《瓦氏夫人》等备选剧目的修改提高工作。 今年,广西将配合文化部做好“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筹备工作,召开《印象·刘三姐》文化现象研讨会,抓好编制桂林国际旅游演艺之都的规划;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中国-东盟艺术村”、柬埔寨吴哥窟实景演出、“走进花山”、“梦幻东南亚”和“首府第一村”、“老南宁”、“百色起义”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工作;抓好歌舞剧《刘三姐》在国内外的巡演;协调做好音乐剧《阳朔西街》的修改商演工作,扩大广西民族文化产品在东盟销售量,不断拓展国际演艺市场。制订商业性演出奖励办法,鼓励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商业性演出,鼓励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进一步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做大做精。   

    与此同时,广西还将不断完善合浦汉墓、靖江王陵、陆川县谢鲁山庄、崇左市太平府故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南丹白裤瑶等三个试点生态博物馆保护和利用的发展规划;健全信息档案,完成全国、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工作和馆藏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档案备案工作,为建设广西文博信息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加强文物执法,开展全区文物执法情况大检查;完成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的评审及公布名单推荐,协调相关厅局会审并报自治区政府审定公布第六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科研为先导,加强对合浦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百色古人类遗址、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宁明花山岩画等重点项目的科学保护研究。 

    启动实施宁明花山岩画第一期保护工程和陆川县谢鲁山庄等12个全国、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和抢救维修工作;协助自治区发改委指导百色、河池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桂林、柳州、百色等重点博物馆、文物库房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安全防范能力;继续加强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文物保护和抢救性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协调与组织,重点验收南百高速公路抢救性大型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整合花山岩画区域的人文资源,年内完成宁明花山岩画博物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为“走进花山”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做好首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发挥广西文化独特资源和特色品牌的优势,不断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立体地开展以东盟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的文化交流工作。开展广西文化东盟行——广西文化周活动,在东盟举办展示广西民族特色的主题歌舞晚会;举行集民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并开展企业宣传、旅游推介。 

    打造广西品牌,树立广西新形象。在文化部支持下开展《八桂大歌》香港展演活动;精心策划“香港--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展览”、相约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港澳中学生夏令营活动;推介民族舞剧《妈勒访天边》赴德国商演。举办“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内容包括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广场文化、旅游推介、美术陶艺展览、广西文化论坛等,展示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和文化产业实力及基础,打造文化广西名片。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刘三姐家乡的歌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