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就是2006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的时间。湖南的一项调查表明,已签约应届大学生中,47.1%的人签约月薪在1500元以下。更有27.2%的受访者认为,起薪太低,会降低民众教育投入热情,导致新“读书无用论”的抬头。(4月17日《潇湘晨报》)
近年来,大学生起薪太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极低的月薪,对辛辛苦苦读了十几书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背后的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500元是什么概念?以湖南省为例,1500元以下的月薪低于去年长沙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1300元以下的月薪低于湖南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房价越来越高、医疗越来越难、教育越来越重。如此压力下,怎能让大学生、让其背后的家庭,能轻松面对未来?
任何一种投入总有产出。一直以来,我们把教育看作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项投入。目前,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花费在13万元左右。13万的教育成本,如若让大学生拿工资来偿还,什么时候才能还得尽?十年寒窗苦,只拿1500。1500元的月薪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还算是高的。很多的大学生只能拿到几百元的月薪。去年,广州有公司在招聘会上甚至打出“月薪五百招聘本科生”的横幅。如此低薪怎能满足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社会担心新“读书无用论”抬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目前出现应届大学生起薪低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是与大学扩招有关,二是大学教育本身有问题。笔者豪不否认当前教育存在这两大问题,但是,大学生起薪低的根本原因绝不在此。我们不妨跳出大学生就业看待低薪现象。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三成农民工月薪低于500元。(4月17日《潇湘晨报》)上大学就业了,月薪低;不上大学就业了,月薪更低。这就是当前劳动力就业薪酬的现状。低薪痛不仅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农民工以及其它平民群体也概莫能外。
低薪责任主要在社会,主要在企业,根不在劳动者。让人忧心的是,低薪现象,现在竟成了某些人为国家为社会所选择的发展之路。低薪也成了我们面对国际竞争、确保企业利润的重要砝码。与农民工、与大学生低薪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豪榜上富豪们不断增加的财富,以及这些年来不断增加的GDP。如果说改革、社会发展不是表现在劳动者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那这样的发展成就是难以服众的。
低薪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慢性毒药,这一毒药初尝起来味道还不错,从表面上看降低了企业成本、确保了企业利润,但从长远看,这是以牺牲个人发展机会、企业发展后劲、社会发展远景为代价的。我们常说人才是社会发展之本,如此低薪,只能勉强保证生存需要,如何能保证个体的发展、自我的需要?没有个体发展,谈何人才诞生?事实上,今天因为低薪造成的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已经产生。很多企业都在喊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如此低薪下,大学生、农民工拿什么去培训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这一痛,远比“读书无用论”抬头更入社会骨髓、更伤社会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