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搬运工咋就成了“沦为”
2006-04-20

 
    邻居小三从原单位下岗后去超市做了搬运工。虽说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总算生活有了保障,自然高兴。可几天前,他看到一条新闻,闷闷不乐起来。这是最近的一条热门新闻:“清华毕业生沦为搬运工”,昔日清华学子戚柯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到工地上做起了搬运工。小三是当搬运工的,看了这样的文章肯定不舒服,干这行咋成了“沦为”?

    记得当初北大毕业生陆步轩街头买肉之事被报道时,也有不少媒体使用“沦为屠夫”之类的标题引起了公众的质疑:陆步轩是“做屠夫”而不是“沦为屠夫”。从“清华毕业生沦为搬运工”来看,一些人的“定性思维”还是没有改变。无独有偶,最近还有一条颇吸引眼球的新闻:昔日全国冠军邹春兰今朝澡堂谋生,同样有媒体使用“沦为搓澡工”作标题。

    戚柯、邹春兰究竟是何原因由昔日高才生、冠军而成为搬运工、搓澡工的?原因很复杂,笔者不想深究。但“沦为”有沉沦、没落之义,如“沦为阶下囚”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而搬运工也好、搓澡工也罢,尽管都属于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从业者辛劳而收入不丰,但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就堂堂正正,何来“沦为”之说?

    “劳动最光荣,工作没有尊卑,岗位不分贵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来对很多人来讲也只是说说而已。在其潜意识中,就把工种定了尊卑,岗位分了贵贱,搬运工、搓澡工都是“累活儿”,只该由“粗人”来干。高才生、全国冠军干这样的活儿自然就是“沦为”了?殊不知其中就隐含着对相关从业者的一种歧视,搬运工等看了这样的报道会怎么想?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偷不抢,干我们这行为何是“沦为”?

    当然,戚柯当搬运工这事确有不正常之处,以其知识和学历,可以在其他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成为搬运工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但也别给搬运工扣上“沦为”的帽子。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等众多因素,或许不少昔日的所谓社会精英会改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希望人们别再“大惊小怪”,动辄冠以“沦为”称谓,让人听着别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