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郸市某中学作出“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凡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立即予以没收并当场摔坏,同时给予学生家长以相应补偿。(4月17日《燕赵晚报》)
我支持“学生在校园内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但我反对学校对手机“当场摔坏”的简单做法。
手机是个新生的通讯工具,中学生使用手机也成了难以避免的趋势。因此,学校当然需要“探索更合理的管理新方式”。用“当场摔坏”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做法,既不合当今文明社会法则,与科学的教育方法相违背,又可能给学生心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摔坏几部手机后虽然能够起到“震慑”作用,但这绝对是急功近利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不顾后果和不负责任的教育。在学生面前摔坏手机的示范效应将会长期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表面上看学校摔坏的是手机,但实际上学校摔坏的是法律,是秩序,是社会规则。
接受“摔坏式教育”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有的可能成为一名城管人员,在他们遇到棘手的难以管理的摊贩时,很可能也是仿照他们曾经受到过的教育方法,不假思索地踢翻它,然后让政府去替他们“埋单”;有的学生可能成为一名公安干警,他们在遇到难以对付的疑犯时,可能仿照学校所教给他们的摔坏手机的方法,采用“刑讯逼供”等违法手段来达到目的……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将有什么样的国民和社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学生使用手机,可能影响了教学秩序,但学校用摔坏手机的手段制止学生使用手机,解决了教学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育人”的问题。摔坏手机是一种“破坏”,学生学到的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从这一点上看,学校摔坏手机的同时,也摔坏了学生们的正常心理和价值判断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