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掉渣”速衰看“土快餐”通病
2006-04-19

    一年前,第一家掉渣烧饼店出现在武汉。随即,掉渣烧饼以几何裂变的速度迅速遍布全国。但是,突然红遍大街小巷的掉渣烧饼正在迅速由盛转衰,此前店门口排长队买烧饼的场面已难再觅。有媒体在对此现象现行调查采访之后发出追问:是什么原因让掉渣烧饼的市场生命力如此短暂?

  受土掉渣烧饼风靡全国的感染,笔者特意花了2.5元的统一售价买了一个,想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号称中国匹萨的这张饼,敷上的肉馅少得几乎可以忽略,干硬的死面饼子,如果没有那一点辣味的刺激,吃下去还真有些费力。女儿吃了一口就说,这和她在另一家店买的掉渣饼差别很大,那一家的饼拿起来肉馅就会往下掉,是真正的掉渣,而这个显然差多了。

  拿起来肉馅往下掉,是不是就该是土掉渣的唯一标准,笔者不敢确定。但是,同为土掉渣加盟店,其产品标准不统一,却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正是这个不统一,可以从现象上回答什么原因让掉渣烧饼市场生命力如此短暂的问题。

  十几年前,某品牌洋快餐刚刚风靡时,我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吃了第一次。只这一次,就让她永远地记住了这个品牌。直到如今长大成人,依然将其作为快餐的首选。这第一次,她在加盟店不仅尝到了与中式食品完全不一样的口味,而且精神上也获了一次大餐”——店里设了一个小小的舞台,专门让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店里有专人组织孩子唱歌跳舞,玩乐游戏;店里专门为孩子们备下了价值不高、但充满情趣的小小礼物……统一进料、统一加工、统一口味、统一店标、统一加盟……诸多统一,再加上统一把目光瞄向孩子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让品牌先入为主地进入孩子的消费意识中,人家的品牌凭什么不?反观我们的土快餐,进料时检到篮里就是菜,标准不细;生产时全凭手感,一人一味;店标等标识物不规范、不统一;加盟渠道、方式五花八门;没有市场开发战略,抢即时市场的多,铺长久之路的少……如此这般,土快餐又凭什么持久下去?

  迅速获得大众青睐的特色民族小吃,从出现、火爆到走向衰落,只有短短几个月。通过土掉渣传递给我们的,是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品牌缺少文化内涵、推广太过急功近利。归根到底,还是社会中弥漫的一股挥之难去的浮躁心理

                                                                                           【转自: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