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沙尘暴我们应该做什么?
2006-04-17

    最近一段时间,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天气,风沙肆虐之处无不昏天黑地、飞沙走石,不少城市都仿佛置身于沙漠之中,行人走在大街上被风吹得灰头土脸、口眼难开。风力最大的地方,一些正在行进的火车也受到很大阻碍,车窗玻璃被刮坏不少,幸运的是没人受伤。

  今年春天我国北方沙尘天气似乎比往年明显增加,而且波及的地区也有所扩大,受其影响的达到11个省区市。尽管每次沙尘天气持续的时间只有两三天,但反复出现的大风降温着实给老百姓生活平添了很多麻烦,特别是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增加了许多。

  面对满天飞舞的沙尘污染,任何治理措施似乎都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当然,不是说因此就放弃对沙尘暴的进一步治理,相反倒是有必要及时研究沙尘暴运动规律的变化,尽快在治理措施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过,既然目前单靠人力还无法有效阻挡沙尘暴的降临,那么是否应该从尽量减轻沙尘暴对公众健康及安全危害的角度出发,考虑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让老百姓少受些沙尘之苦。

  比如在上周北京沙尘风力最强劲、空气污染达到重度的情况下,有人反映一些学校竟然还让学生参加室外体育锻炼,而当有媒体就此事向有关部门询问时,却没有得到正面回答。倘若据此责备该部门或学校对学生健康不负责任也许根据不足,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好象还没有在沙尘天气条件下,对于居民户外活动的具体限制规定。只有林业部门宣布启动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但那主要是为了防灾减灾,与公众在沙尘气候中的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实际上,沙尘暴带给人类的损害远不止财物损失那么简单。稍微有点卫生常识的人都知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严重超标,对人体主要呼吸器官像肺部、气管以及咽喉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通常会引发气管炎、咽炎等病症。此外,沙尘暴出现时天空能见度一般比较差,很容易给外出人群带来交通或其他安全事故。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对于沙尘暴除了要加强预报预警工作之外,还应该根据沙尘暴天气对人身体和工作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拟定一些更加具体和细致的措施,主要是尽量减少在严重沙尘污染环境下的室外活动,特别是对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则要明确规定在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停止一切室外活动,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而对于那些因工作需要不能擅离室外岗位的人群,则应规定其所在单位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起码要配备一些防沙尘的口罩和眼镜等。

  不要小看了这些措施,细微之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既然国家每年都拿出大笔资金用于防风造林,,为什么不能在沙尘暴反复多次降临的时候,从改善制度规定入手,多给公众一些健康和安全保障呢

 

                                                                                     【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