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要改革 先改谁
2006-04-13

一场罕见的大雪,一次繁忙的春运,一个肆虐的流言……

2005年3月,“三家分晋”让坐享荣华20年的“郑老大”首尾分离。用一年时间去判定这次改革的功过显然过于功利,但当“突然”、“神秘”和“惶恐”成了改革的主要特征时,人们怀疑改革本身的草率,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在改革中被束之高阁,一个疑问陡然而生,郑州铁路局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否有人以市场化的旗号掩盖着对利益纷争与权衡的讳莫如深?

这样的疑问在审视铁路改革时显得格外刺耳,而种种得不到澄清的流言又使这种疑问雪上加霜。

梳理近年来中国铁路改革的脉络之后发现,所谓的改革不过是一些机构撤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游戏,铁路的计划机制根基,丝毫未曾触及。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各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各地方铁路局的主要精力不是用在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上,而是拼命争夺铁道部行政资源的二次分配,这一怪现象自建国初期持续到21世纪,而且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堪称一个奇迹。

这也是喋喋不休地争论郑州和武汉之间恩怨的根本原因所在,这样的情景,类似于一个贫苦家庭的两兄弟为争夺仅有的一颗糖果大打出手,孰不知这样的争斗对于家庭境况的改善有害无益。

铁道部仍是高高在上的,这个集立法、裁判和运动员于一身的畸形机构,既是人们热盼中铁路改革的执行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在这样的悖论下,改革考验的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勇气。

最应该改革的,首先是铁道部本身。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力看来,铁路改革的实质问题是铁路行业实现政企分开、铁道部职能转变、铁道部的行政垄断被破除、铁路运输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与市场主体、铁路行业在整体上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核心是政企分开。

退一步讲,即便目前无法以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一个改革过程中公开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总是必要的,这种体现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机制,对打击流言和稳定大局的意义大于一切。

(凤凰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