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月薪上万北京牛的哥》(原创)
2006-04-13

今天又打车上班,结果还是几乎迟到,因为昨天遇到的的神奇的哥,今天还得问问。结果当我把昨天的见闻说出来以后,今天的师傅说,这不是扯淡么!我们年收入也就20000……

看来能挣这么多钱的师傅还真不是多数。上网看到许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我又有所想:


工作方法很重要,选对客户和路线很重要。但网上也有网友提出:如果大家都挑乘客、挑路线,都拉远道,那么近道的谁拉?如果大家都在等远道的乘客,扎堆趴活,还能再有这么多拉活的机会吗?

我的看法是:出租汽车市场,的确是个有限量的市场,“的哥”可能无法把市场做大,只能在现有的市场规模中多占份额,大家都“傻”,才使“精明”的臧勤们多占了份额。但是如果大家都“精明”起来,臧勤们也不一定就就没有好日子过了。问题就在于,原有的市场是不是已经被充分利用了呢?为什么市民们经常遇到打不到车的情况?而这个时候的某个地方还有很多司机在扎堆儿排队?

网友的第二个看法:臧勤的8000元,蒙住了一些人的眼睛,使他们再也看不到“车份”太高、“的哥”不受《劳动法》保护、“的哥”在超时超劳……等一系列的问题,看到的就是,臧勤能挣8000,你为什么不能?

 

我觉得此说法过于偏激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思维方式可以理性一点。报道8000司机,绝不是在鼓吹“谁受穷,谁狗熊”。对辛勤工作的成果有点追求没什么不好?正面的报道能激起大家的工作热情,并促使的哥师傅们改良工作习惯和方法,这更一个加法的动作。不是说要粉饰太平,掩盖行业的种种不合理,既然大环境的该改变还需要时日,那么何不从现在做起,拿自己开刀呢?先改变自己能控制的方面,难道不是积极的开始么?

 

我今天注意到一个细节,昨天的司机开车的时候听北京交通新闻和路况信息,而今天的司机听的却是廊坊电台的长篇评书。昨天的师傅熟悉路线情况,而今天的师傅甚至从来不到西边来拉客人……这能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呢?其实某些主观的因素在此事件中占有的份额还是很大的吧。

有网友说“投机取巧会吹起士泡沫。”我还真不知道注意工作方法居然也算投机取巧。难道的哥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路况信息,注意各路段的供求关系,就是投机取巧了?推而广之,所有提高效率的方法都是奇技淫巧了吧!

 

再推而广之,当我们抱怨自己的工作不管多努力都毫无起色时,除了看到大环境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是不是还要质疑一下自身的一些原因呢?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尚且需要留心生活信息熟悉业务情况,那么其他更需要想法和创意的工作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