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斤大米招生——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办学调查
2006-04-13

 

 
  福建厦门有一所翔安民间戏曲学校,学校创办者的家族中有近30人与戏结缘,学员第一年每月带着15公斤大米学戏,学校还有一个收了30多个孩子的“孤儿班”。     

    现在,这所学校让业内人士精神一振:在戏曲人才普遍匮乏的境况下,这所成立了11年的民间戏校探索出了“团校结合”“以戏学戏”的模式,并创造性地开展戏曲教育扶贫助困公益性办学,为培养民间戏曲人才开拓了另一种思路。

    农家办戏校,15公斤大米招学生

    上世纪90年代,有感于闽南民间戏曲人才匮乏的现状,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吕塘村的洪金盛萌发了创办民间戏校的念头。这位在父亲的熏陶下9岁就开始学艺的民间艺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办校优势:整个家族中,有近30人从事民间戏曲演艺工作。

    创办戏校的念头得到了周边民间剧团的欢迎,更得到了家族的大力支持。大家想方设法付诸实施:关闭家族经营多年的灯饰厂,凑集了30万元启动资金;装修村里的大礼堂当校舍;动手设计制作道具、设备,连洪金盛80多岁的老母亲也踩起了缝纫机,做学生的练功服。

    1995年8月,福建省唯一的民办戏曲学校--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诞生了。当时,想学戏的人很多,很多贫困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于是,“第一学年每月带15公斤大米当口粮,学费、住宿费全免;第二学年,免收大米,每月发给实习演出补贴。”成了学校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特殊招生方式。

    “学校先后创办了2个高甲戏和1个歌仔戏实验剧团,每年下乡演出700多场,不仅创收了,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演出机会。”洪金盛的儿子、学校现任副校长洪庆水告诉记者,“团校结合”“以戏学戏”的办学模式很管用,得到了专家认可。

    “从艺11年,挺喜欢这个行当,收益也不错。”戏校的首批学员陈水远毕业后在校办高甲戏剧团演戏。他告诉记者,妻子洪染梅也是戏校学员,夫妻俩常年在石狮、晋江一带演戏。

    “11年来,学校培养了近200名来自闽南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高甲戏、歌仔戏演员,他们大部分成了民间职业剧团的业务骨干,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也为古老的民间戏曲注入了新鲜血液。”洪庆水很自豪。

    从娃娃起打造精品,“孤儿班”“零收费”受关注

    在一楼宽敞的练功厅里,国家二级演员、65岁的袁宗保正在教“孤儿班”的孩子排演《八仙飘海》。踢腿、倒腰、后空翻,14岁的陈文静一招一式透着凌厉劲儿。2005年,她主演的折子戏《穆桂英探谷》获得首届全国民办学校文艺汇演金奖。陈文静说自己喜欢演戏,以后想当大演员。

    去年6月,陈文静们从旧礼堂搬进了新校舍。楼高4层、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新校舍在吕塘村显得很突出。洪庆水告诉记者,2001年新校舍刚刚封顶准备装修,父亲不幸得了癌症。在父亲辞世、学校濒危之际,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局及时为学校争取了120万元资金。“学校起死回生,我们很感激。‘少儿(孤儿)歌仔戏班’是我们从娃娃起打造艺术品牌、扶贫助困回报社会的一个尝试。”洪庆水说。

    2003年,35名8岁-13岁来自周边农村地区和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及单亲特困儿童被选入戏校。对他们,学校实行“零收费”,还承担了他们的衣、食、住、医等各方面费用,这些费用基本靠家族投入和校办剧团下乡演出收入维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我们非常关注。这些孩子也很懂事、刻苦。”洪庆水坦言,虽然办学有相当压力,但看到孩子们进步很快,感到安慰。

    民间投资培养戏曲人才值得鼓励

    “今年9月,学校将招收戏曲中专班,不收学费,生活费学员自理。”洪庆水告诉记者,招生通知还没正式发出,已有10多人闻讯前来报名。

    福建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副主任、福建省艺术研究所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林瑞武告诉记者,一方面,现在很多艺术院校招录戏曲专业学生难,很多戏曲人才纷纷转行。另一方面,“民间演出市场非常红火,而剧团普遍缺乏人才。”民间投资培养戏曲人才,可以满足民间戏曲市场的旺盛需求,也有利于传承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政府应该予以支持。“这方面,厦门翔安民间戏曲学校是一个值得赞许的例子。”他说。

    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民间戏剧学会会长陈耕也很认可厦门翔安戏曲学校的办学方式。“像他们这样招来的学生,学以致用,舞台经验丰富,且事业心强,会把戏曲当成终身职业,很可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