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建议发展半工半读职业学校 | ||
|
|
惠州e城讯 惠州日报广州专电 (特派记者王航帆)我市代表周卫平就发展全省职业技术教育提出6点建议。 周卫平说,目前,全国已有1.4亿农民进城务工,还有1.5亿农民需要转移,但是,城市却仍然频频出现“民工荒”。这是因为企业最紧缺的人才是技术工人,而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不超过8%。这将影响我国GDP的稳定增长,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当前,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城里有工作时,就到城里打工;城里没工作时,就回乡务农。要使这些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及其子女具备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本领,离不开职业教育与培训。 为此,周卫平建议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半工半读不仅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解决学费问题,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优秀的员工,是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好事。职业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要比普通高中多得多。据国际上有关专家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投入应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我国的职业中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普通高中要少。由于政府的资助是有限的,如何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筹措资金,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周卫平在建议中提出6条具体措施:1、为了广东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贫困地区的脱贫,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我省半工半读职业中学的投入力度。2、鼓励支持大型企业创办或发展为本企业服务的半工半读职业中学。所需费用可通过一定税收优惠予以补贴。3、鼓励个人或中小型企业捐赠,并可抵扣所得税。4、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半工半读职业中学财务制度。让捐赠人(包括政府投资)了解资金去向,从而扩大捐赠人的范围,增加捐赠数量。5、鼓励大中小型企业接纳在读的半工半读学生从事相应的劳动,支付酬金后可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享有挑选毕业生源的优先权。6、发行福利彩券或组织慈善募捐。 周卫平认为,发展半工半读中等职业学校既可缓解经济发展对中等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