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博导省长”李达昌滥用职权一案终于尘埃落定,漫长的7年刑牢正等待着这位曾经的学者高官。为师10余年,为官10余年,从教师到副省长,再从副省长到博导,人们曾一度为李达昌淡泊名利,能上能下的气度所折服,并敬重他为“博导省长”,然而在监督缺失,“亲情”感召之下,放弃了原则,违反了法律,一个“滥用职权”的李达昌几近完美的人生最终惨淡收场。
从近几年被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的高官都是被“亲情”拉下了马,妻子和孩子及其他亲属在官员贪污腐败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推波助澜,倒行逆施,放任自流,从中捞取好处和油水,用亲情和感情亵渎、践踏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而最终使得高官们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亲情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对一个官员来说也很重要。人活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感情和亲情是用金钱和名利都换不来的,人因为“情”字才不会感觉孤单和寂寞。人是感情的动物,但人更应该是理性的动物,是懂得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知荣明耻的社会人。我们的高官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思想觉悟、感知理解的能力都很高,然而在亲情和原则,个人和事业,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取舍上却往往被感性的前者所困惑,取的是亲情和个人利益,舍的却是原则和国家利益,从而渐渐把党性原则都当作身外之事,脑后之规,远远的抛弃算了。把个人的亲情和利益看得重要,当然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了,于是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公为私,情为己所系,权为己所用,利为己所谋,彻彻底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
一个博导,一个学者,一个被人们敬重的高官,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被自己的女儿,被“亲情”所击倒的确让人惋惜和痛心。但仔细想来,李达昌的倾覆落马与其说是亲情所致,不如说是李达昌自个把自己拉下马,信仰的丧失和权力观的颓变,使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和变形,不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才干为人民、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反过来却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大干违法违纪的勾当,真是瞎了“博导”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位,也深为人民大众所不齿。
透过李达昌一案,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应引以为戒,吸取教训,莫在重蹈其旧辙,莫在亲情的困惑中迷失方向,莫再斗胆挑战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莫在东窗事发之后再来忏悔和反省。同时,我们的各级监督和监察机关应履行好监督约束的职能,特别是对一把手,对分管重大工程项目的领导,加强监督和制约,使其想腐败都难,无空子可钻。如果我们的法律制度能达到严密的“想腐败都难”的境界时,我们的反腐败问题也就是个迎刃而解的问题,类似的李达昌们也就不可能出现今天的悲惨下场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