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森林火灾现场吗?不是。是电影里的战场吗?也不是。这是南京隐龙山公墓的扫墓即景。2006年4月4日,近九万南京人到公墓内祭拜先人。绝大多数市民采取了鲜花祭扫等文明整洁的方式,但也有些不和谐的景象频频出现。有人在公墓内燃放鞭炮,导致公墓内烟雾弥漫,炮屑随处可见;有人在公墓前或道路上烧纸,致使火光熊熊,灰屑乱飞。公墓工作人员发愁地说:一天下来,他们要清理炮屑近百公斤,而烧掉的纸灰四处乱飘,清扫十分困难。
清明节,扫墓是我们表达对祖先崇敬之情的特别方式,是标识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习俗。既然扫墓是一种文化,就应该以文明的方式来进行。燃纸、放炮固然是扫墓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也不能以破坏卫生、污染环境为代价吧。就算被祭拜者泉下有知,恐怕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长眠之地纸灰乱飞、烟雾弥漫。再者,扫墓扫墓,顾名思义,如果不能把祭拜现场打扫干净,那还叫什么扫墓?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