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如此奢侈的“教育”你如何承受?
2006-03-31
   在航行于全球的豪华游轮上,接受来自于全球一流大学教授的学习指导,历时4个月的学习将至少要花费19950美元(约16万元人民币)。这种极尽奢侈之能事的学习方式从3月29日开始面向全球招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豪华教育从一开始就盯上了中国市场。而在其合作院校名单上,赫然出现北京大学的名字。2006年3月30日《北京晚报》报道。

  花上16万人民币,坐在海天一色的超豪华游轮周游世界逍遥,享受各路大师的现场授课的超级盛宴,这份惬意和荣耀自不必说,真是羡煞吾等旁人。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奢侈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但我知道这是一股“时尚”、“高雅”的伪美激情躁动。而就是这样的奢侈教育竟然在中国竟然找到了合作院校,并且是以人文著称的北京大学

  我身在广西,知道现在尚有很多小孩子还不能享受教育,有很多家庭为了教育倾家荡产。放眼全国,九年义务教育还未全面解决。而在此时,引进奢侈教育,颇让人感觉不爽。虽然我们无权干涉那些腰缠万贯所谓的富人享受奢侈教育的自由,因为这毕竟属于私人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北京大学来说,和这样的奢侈教育共舞是文明的沦丧,也是对北大“兼容并包”精神的无形嘲讽,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其实,文明和奢侈自古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奢侈也曾打着文明的旗号招摇过世。但我们对奢侈亦有定论:奢侈不是文明,且很可耻。而如今北大文明和奢侈教育称兄道弟,到底是打着文明的旗号来“宏扬”奢侈教育,还是借用奢侈教育来传播北大的文明?我想,任何一种情况都是对文明的一种玷污。而北京大学作为社会文明的风向标,为何面对奢侈教育却降下小白旗,不辨荣辱?从浅层次的分析来看,北大与奢侈教育共舞,也是社会奢侈之风的蔓延,只不过是披了教育的高尚外衣。而根本原因是北大的文明丧失了对奢侈之风等社会诱惑的抵抗力。

  北京大学之父蔡元培校长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明与奢侈》,在文章中言:“文明益进,则奢侈益杀。”作为一所大学,理当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文明,主动抵御奢侈之风。这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人文旗舰的北京大学,理当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打造一个与人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的价值情思、真理敏感、人生境界的高尚文明,高擎起抵御世风卑琐乃至萎顿的一面醒世之旗。

  况且,前一段时间,胡锦涛同志作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其中就讲到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应该树立以节约为荣,奢侈为耻的荣辱观,保持适宜的清醒,绝不能纵容奢侈这颗社会文明的毒瘤肆意入侵,用高尚文明湮没奢侈之风。因此,我奉劝一句:北大,放开奢侈教育的手吧!不然,怎堪面对北大之父蔡元培校长“文明益进,则奢侈益杀” 的至理名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