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频惹“事端”成公共安全隐患
2014-02-17

精神疾病患者频惹“事端”成公共安全隐患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2-17

  2月13日下午,四川省武胜县龙女镇白沙村二组发生一起案件,村里一户人家办丧事时,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手持錾子(一种采石铁制工具),先后对同村村民进行攻击。据相关部门透露,刘某某现场打死2人,打伤6人,受伤6人中,有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武胜公安局经初步调查,刘某某有精神病史,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过多起类似的精神病人伤人的案件,但是全社会的讨论焦点更多的仍停留在“精神病人”四个字上,许多人从心理上仍然害怕或者排斥精神病患者。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每年由精神病人引发的刑事案件数以万计。

  不管从疾病康复还是社会负担角度来讲,都需要使精神病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被别人接纳和包容,过上正常的生活,从而在根本上避免类似的伤人事件的发生。然而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让徘徊在社会边缘的精神病患者更加无所适从。

  王明(化名)1986年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经常出现打人骂人、拿刀砍人等情况,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坚持用药,最后家人不得不常年用铁链将他拴住。被锁在家中,成为“笼中人”,是绝大多数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现状。

  同样,城里的患者也在生活上备受歧视,甚至连家人也认为他们是负担。阿梅(化名)是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病患,护士告诉记者,阿梅这已经是今年第四次来医院了。据了解,阿梅有儿女,但是儿女从未来医院看望过她,这次入院是其丈夫将其送来的。

  记者深入重性精神病病区采访发现,精神病患者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可怕,他们看起来和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会比较谨慎地观察记者的反应,这与一些媒体报道的杀人狂魔形象完全不同。

  据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于海亭介绍,普通人理解的精神病,主要是指例如精神分裂、双向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障碍,表现为严重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紊乱,有时不能自控。但是有数据显示,这类精神病的发病率仅占大约1%。

  “社会的关注不足是目前精神病后期康复治疗工作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于海亭认为加强社会的管理服务,可以有效避免精神病人由于后期康复治疗没跟上而导致的复发从而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的发生。精神病救治不能以当时病人不“闹事”为治疗管理的目的。“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区管理系统,不能给精神病患提供一个康复治疗的优良环境,精神病患者伤人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记者王烁 宋晓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