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眼球将摘除捐出角膜
2014-02-17

男子眼球将摘除捐出角膜

来源:郑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02-17

    伟大与平凡,往往在一线之间。

  2月17日之前,41岁的耿斌是一个普通人。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和他一样人到中年、事业小有成就的男人数以万计。

  2月17日这天,耿斌摆脱了这些雷同的标签,成为河南眼角膜活体捐献第一人。从他眼中摘除的角膜,将使一位即将失去眼球的角膜溃疡患者重见光明。在遗体角膜捐献尚未普及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更为艰难的抉择。而即将失去右眼的耿斌,把光明留给了这个世界,留给一位陌生人。

  微信朋友圈急寻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

  2月15日,郑州晚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收到了一条消息:“我的同事不幸因事故要摘除一只眼球,但是专家鉴定角膜尚可用。在朋友圈发布下,寻找急需眼角膜、重见光明的病人。”

  消息中说,这位患者所在的郑大一附院目前没有亟待角膜移植的病人,所以想通过微信寻找需要角膜的人。

  按照消息所附的联系方式,记者与计划捐角膜的患者取得联系,同时联系了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二院)大眼科主任陈鹏。郑州市红十字眼库就设在这家医院,这里常年有等待角膜移植的病人。

  在电话中简单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陈鹏十分激动,医院正好有一名住院的角膜溃疡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她已经等待角膜很久了,如果再等不到角膜,只有择期摘除眼球一条路可走。

  陈鹏当即派郑州市红十字眼库的医生杨潇远和记者一起,前往郑大一附院眼科病区。

  在郑大一附院眼科二病区,我们见到了托朋友发布消息的人——41岁的耿斌。

  穿着条纹病号服的他斯文儒雅,谈及这件事的态度,更是乐观到令人惊讶。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即将失去右眼的人。

  意外受伤导致右眼失明

  一切都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41岁的耿斌,是合富辉煌(中国)河南公司事业部总经理,1月11日晚上,他像平常一样差不多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司机在前面一溜小跑准备发动车子,耿斌走到售楼部拐角处,意外撞到了空调室外机安装架的角铁上。

  角铁的高度正齐他上眼睑三分之二处,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情景,医生只能根据伤势推测,是角铁将眼镜框生生挤进了他的右眼,耿斌顿时血流满面,眼前一片漆黑。

  司机被眼前的惨状吓呆了,同事们闻声赶来,七手八脚把他扶上车,一路狂奔到医院。

  诊断结果让大家哭了,眼球钝挫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球破裂、前房积血、晶状体脱位……换言之,除了还略具光感之外,耿斌的右眼失明了。

  时隔一个月,耿斌还清楚地记得,在处理伤口时,医生整整缝合了22毫米,而眼球的直径不过是23毫米。

  综合医生给出的治疗意见,耿斌决定暂时接受针对性的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等眼球自然萎缩,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外观,到必须摘除眼球时再摘除。

  但,事情的走向并没有按照耿斌的意愿发展。

  出院后,炎症迟迟没有消退,右眼经常流出液状物。其间,耿斌曾抱着一线希望到北京同仁眼科医院,诊断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保住眼球的希望。

  他决定摘除眼球的同时

  捐出角膜

  2月6日,耿斌来到郑大一附院眼科复诊,专家的诊断意见和北京同仁眼科医院一致。

  他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摘除眼球,配戴义眼;二是做保眼球的手术,剥切掉脱落的部分,在眼球中注射硅油。第二种治疗方法效果很难讲,注射硅油后会出现什么情况也不好预测,一旦效果不好,最终还要摘除眼球。

  “这样的话,我觉得第二种治疗方法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干脆摘除眼球,我也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投入工作。”就在耿斌作了摘除眼球的决定时,他的主治医生告诉他,在做术前检查时,发现他的角膜还基本完好,尚有移植价值。

  得知这个消息的一瞬间,耿斌没有任何犹豫,就决定捐出角膜,理由非常朴素,“我用不了的东西,留给别人用也是一样”。
  郑大一附院目前没有急需角膜移植的患者,医生建议他联系别的医院看看。

  按照角膜移植的要求,在角膜剥离后,必须尽快移植,最好在12个小时之内完成手术。

  时间十分紧迫,为了找到合适的角膜移植患者,耿斌委托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同时发布了捐献角膜、寻找患者的信息。(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文 廖谦/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