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免费午餐”隐患多
2014-01-27

打车软件“免费午餐”隐患多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01-27

    近日,我国不少城市市民发现,打车可以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因为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手机打车软件推出了向司机和乘客返现的优惠。多位业内人士反映,虽然返现减轻了乘客的打车负担、增加了司机收入,但在支付安全、交通安全、黑车拉客等方面尚存一定隐患。“免费午餐”要想吃好,仍须确保“质量安全”。

    新华社记者潘林青、叶婧

    这几天,我国一些城市中经常乘坐出租车上下班的市民发现,打车竟然可以“不花钱”了。“我今天打车费用为9.5元,微信给我返还了10元,不仅没花钱,还赚了0.5元。”在济南一家医院工作的王伟说。

    看起来很美的“免费午餐”

    记者了解到,受惠于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手机打车软件推出的优惠,全国有不少市民像王伟一样,打车可以不花钱、少花钱。如果有些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低于10元,打车甚至可以“赚钱”。

    不仅是乘客,不少出租车司机也从中受益。“以前除去各种成本,我辛苦干一个月只能收入三四千元。现在有了返还政策,我每月至少能多收入一两千元,并且这些天返还的钱还呈现不断上涨趋势。”23日上午,记者乘坐出租车时一名出租车司机说。

    一些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同时使用“优惠政策”,使得收益加倍。济南一名出租车司机说,他经常让乘客用微信和支付宝各支付一次车费,他再将车费用现金给乘客。这样“两进一出”,他可以多赚25元(支付宝返还15元、微信返还10元),乘客可以多赚20元(支付宝返还10元、微信返还10元)。

    隐忧一:支付

    “虽然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车费很优惠,但我一直没用,怕的就是银行信息泄露造成更大损失。”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立丽说,比如微信支付,要求乘客填写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打车地点、路途轨迹、目的地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乘客人身、财产安全都将遭受威胁。

    隐忧二:安全

    济南汇源出租车公司经理杨诺告诉记者,打车软件盛行也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乘坐出租车时,手机打车软件一直在用语音播放打车起点与终点等信息。为快速“抢单”,司机需要经常看手机屏幕、进行相关操作,还要打电话与约车乘客联系,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开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隐忧三:黑车

    此外,打车软件还为“黑车”提供了生存土壤。记者有一次用嘀嘀打车预约第二天用车时,发来的短信中相关信息为正规出租车。而第二天记者乘车时,发现来车只是一辆普通的民用捷达轿车,并没有济南常见的出租车涂装,根本不是短信中提到的那辆车。

    记者就此询问时,这名“黑车”司机说,正规出租车有事来不了,将“单子”转给了他。现在有了打车软件,他的生意好了许多,出租车干不了、不愿干的活都转给他,一天至少可以拉八九个。

    不少人士认为,要想吃好打车软件提供的“免费午餐”,还要从强化支付安全、驾驶安全、查处“黑车”入手,杜绝隐患确保安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