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酒风牌风,见官员工作之作风
2007-04-08

酒风牌风,见官员工作之作风

严循东  2007年4月8日

打造绿色家园,惠施子孙后代

饮酒的传统在我国可谓根深蒂固,官员百姓概莫能外。最近地方在干部作风建设中,宣布了不少禁令,其中一条就是明确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对此,众多干部群众赞誉有加。

说实在的,本人对官场上的酒牌风相当反感。经历过酒桌上 “规矩”的人都知道,那阵势,其实就是巧立名目使劲儿猛灌,不把客人或自个儿喝倒决不罢休。有人解嘲地说这证明主人热情好客,以此显示对朋友和客人的实在,并且多是为了招商引资,但我也听说过有外商就因为看到某些地方在公务招待上的胡吃海喝败家子作风,果断打消了投资的念头。再说了,广东的经济发展近20多年来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也没见人家这么个喝酒法,通常都是主随客便,愿喝饮料或茶水悉听尊便,倒是经济欠发达的省市,酗酒吃喝蔚然成风。

官场上的酒风牌风,明白人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与牌,乃在于“联络感情”,所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为的是疏通仕途或帮人拉线“勾兑”介绍贿赂。也就是说,豪华酒桌或牌桌上的事,大多超越了简单的意气相投一醉方休,而成为不正之风、行贿受贿、违法乱纪的温床。

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着以喝酒打牌见长的人升官迅速、不好酒牌的人升迁无望的现象。关于喝酒有不少现代民谣,比如其中一段: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这些民谣可不都是说说玩的,其实都是对现实政治生态的夸张性写照。

我曾经在酒桌上听官员说:要提拔干部,我只要在酒桌上、牌桌上溜上几着,就能看出谁能做官。官场上的酒牌风我相当反感,故我与做官无缘。

为什么酒风、牌风如此猛烈?我认为这与挥霍公款有关。官场上吃吃喝喝、铺张浪费,其实多源于公款消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名酒,有几瓶掏的是个人腰包?真要让自己出钱,别说喝不起,即便财大气粗者,心里也会掂量一下,除非是为了求人办要紧的事,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回报而请客吃饭。因此,禁酒令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辅之以对公务招待费用的有效控制与监督、公开透明。

按说现在老百姓生活普遍好了,不像过去那样缺吃少喝,谁没吃过好吃的,甚至都吃腻了。因此就更没有理由借机打牙祭、开洋荤了。这就牵扯到酒风、牌风盛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少人是碍于情面,不出席酒宴反而容易得罪人,属于不得已而去。可问题是,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短。做这样的“好好先生”,到头来等于上了人家的套,作茧自缚,吃过喝过打了扑克搓了麻将之后,会免不了在公务活动中高抬贵手因徇私情,因此犯了错误受到追究只能自认倒霉。当然,这当中也不乏主动的权力寻租现象。

酒风、牌风成了官风,不少地方搞招待的人员,都是选拔那些酒量超人者。民谣中也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分头睡”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官场酒风、牌风既对党风政风产生腐蚀作用,又对干部个人身体健康极为有害。

因此,禁酒令的好处,就像司机吃酒绝对不能开车的交通法规一样,给了人们一个普遍认可和易于接受的不喝酒的借口,即便如一些刻薄之人所批评的有作秀的成分,也是值得肯定和效仿的事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