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为民间公益征关键词
2012年08月20日
8月16日,南都公益基金会在微博上发出了一条“支持民间公益的10个关键词”的微博:“有活力!干实事!效率高!不索捐!统统都有,但远远不够!写出你支持民间公益的关键词并说明理由,我们一起让社会、政府、企业、基金会们看到民间公益的价值。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为他们加油!”微博一发出,迅速得到了大量回应和转载。
除了提出自己认可的关键词,在回复中最多的还是普通公众对中国公益的看法和希望。
一方面网友们的言论体现了当下社会对公益透明的迫切呼声,但同时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现代公益”理念尚未被普通公众所理解的地方,“捐款100%用于慈善”即是其中之一。
传统慈善通常为捐款捐物,这种方式一般不需依托第三方专业组织,而是由捐献者亲自将款物送到受助者手中。但随着现代公益的发展,公益范畴大大拓宽,专业公益机构出现,而公益也由单纯的捐款捐款变为通过提高受助者自身的能力来真正实现更持久的救助。在职业化的背景下,公益组织要维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爱心人士在借助公益组织完成自己的公益愿望,也应该意识到为自己的愿望实现付出相应的“成本费用”。从捐款中扣除工作经费可行,前提是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必须向公众说明。
因此,记者也为此条微博回复了一个关键词,就是:透明。
网友热议
@小市民119:慈善本就在民间。民间慈善让大众更多参与,也让寻求帮助的人尽快得到帮助。
@Raymond_UK:好的是有活力、公开透明、参与度高,不好的是过于理想化、缺乏沟通能力、管理思维和商业技能。
@与人公益基金会:人性、公众力量。//@新公民学校:#新公民计划#高效、透明、温暖、人才。
@中山大学何金鹏:沟通,信任,合作!敢为人先(用广东精神来概括也可以哦: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霍庆川:可持续效率、效益、服务、体验。
@免费午餐:安全、透明、高效、可复制。
@爱珈乐珈的幸福生活:在微博回复中说:“公益捐款要有这样的制度:1.所有捐款去向公开,透明;2.请草根人员监督;3.所有工作人员的费用等不占用捐款,捐款100%用于慈善,就会改变现在公众不信任慈善机构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