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武汉大学“心手相牵”社会实践队的20位队员们带着前期在校内募捐得来的图书、物资等来到了位于十堰市张湾区的柏林镇中心小学。虽然小学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但是假期来了,孩子们并不孤单,实践队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充满爱心的暑假。
机房小家在,爱心常驻存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十堰市武汉大学校友会出资,为小学建立了爱心机房、爱心之家。爱心机房里配备了15台价值4万余元的崭新电脑,电脑里已经安装各种学习软件。不少孩子都会上网,但有些孩子不能合理使用网络,也不会使用一些操作软件,实践队员针对这一情况,开展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爱心之家是实践队员利用一间空闲教室为孩子们布置的课余读书、休息的地方。共分体育运动区、图书阅览区、多媒体区、手工区和娱乐游戏区,另外还有荣誉柜和爱心墙。800多本图书整齐地陈列在书架上。爱心之家是队员们亲自动手装饰起来的,“有时要去市里买材料,来回近3个小时,但看到小家一点点搭建起来,觉得很幸福。”实践队队长刘学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爱心机房和爱心之家可供学校长期使用,实践队的爱会长存在孩子们的身边。
爱心满校园,课堂欢乐多
爱心支教活动也是这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孩子们自愿报名、兴趣教学的原则,实践队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开设课程。两位实践队员精通笛子、吉他等乐器,他们将乐器带到教室,教孩子们唱歌。对此,柏林镇中心小学孔副校长表示十分地认可:“柏林小学因为地处偏远的乡镇,艺术类老师极度匮乏,现在武大的志愿者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接触艺术的机会,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不少实践队员都是第一次走上课堂,为保证顺利上课,每晚在办公室总能看到大家辛苦备课的身影。为提高孩子们课堂参与热情,不少老师还准备了武大纪念品等奖给学生。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孩子们喜欢上课,老师们每天都能收到孩子们亲手做的卡片、星星等小礼物。
关注全方面,点滴都是爱
实践队调研组的同学们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面向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展开全方面的调研工作。在调研中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和卫生问题比较严重,于是在支教活动中开设了相关问题的讲课,将最有益的知识告诉孩子们。
在关心和丰富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同时,实践队还为孩子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包括“两人三足”接力赛、双人跳绳、背夹气球、接力跑、拔河等五个项目。三年级一班的赵长莹在拔河项目中高兴地说:“和大哥哥大姐姐们在一起玩儿真开心!‘老师们’力气真大,我们队肯定能拿第一!”
实践队员们在镇上的食宿条件并不好,每天的支教、调研等工作也很辛苦,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伴着孩子们每日幸福开心的笑脸,这个充满爱的暑假也将是大学生们最美好的回忆。
(通讯员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