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传统修行方式 都市白领青睐“微博共修”
2011-08-02

科技改变传统修行方式 都市白领青睐“微博共修”

2011年08月02日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丹珍旺姆
 

图片来源:柏林禅寺

  科技改变生活,从日行千里的高铁到足不出户的网购,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那么,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宗教修行方式又有哪些影响呢?时下,随着微博的普及和应用,许多都市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也在发生着微改变,“微修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都市白领的青睐和关注。

  2011年7月18日,佛教禅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凤凰网华人佛教《问道》嘉宾宗舜法师(新浪微博实名认证“无尽传灯”)发出微博公告:2011年第七期无尽传灯微博共修将于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十九)开始。本期共修欣逢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吉日,祈盼大家积极参与,与观世音菩萨结缘。祝愿:增慈悲心,开智慧眼,获法喜财,成无上道。沙门宗舜合十敬启。

  无尽传灯微博共修的参加方式、活动流程及宗旨意义等都公告在微博共修微群中。我在第七期无尽传灯微博共修上找到了关于共修的十几条要求,如:要求参加者在规定时间内任选一种或几种修行内容,包括诵读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六字大明咒1080遍,诵读心经10遍。诵读普门品1遍,诵读大悲咒30遍等。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否皈依都可以参加,但要承诺可以完成规定的修行功课。

  宗舜法师还详细说明了诵读经咒的具体要求,如:参与者在做功课前要诵《礼观音文》,并提供了相关博文链接,在功课结束后要诵总回向偈,全文如下: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祈祷:世界和平,社会和美,人心和善,众生和乐。恶业消除,善根增长,见闻随喜,同证菩提。

  共修时,修行者可以为自己祈愿,但更重要的是为众多受灾受难者祈祷。所有参加修行的人完成功课后,要在无尽灯楼微博下自报修持内容及数字。所有参加共修的博友都可以得到微博共修纪念品。

  截止到2011年7月26日上午6时, 共有576位博友参加了第七期无尽传灯微博共修,累积共修六字真言422271遍,观世音圣号285681遍,心经6716遍,普门品434遍,大悲咒5074遍。

  在无尽传灯微博共修微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微博共修的发展历程。2011元旦,宗舜法师发起了“迎元旦微博共修”,这是无尽传灯微博共修的第一次活动,根据网友happy耀缘的统计,第一期共有56人参加,共修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4879遍,六字大明咒6054遍,《心经》230遍,《普门品》7遍以及其他经咒若干遍。随着第一期微博效应的迅速传播,2011年2月举行的二期共修,参与人数翻了几倍,共有269人参与。参加的人群中还有奶奶、婆婆、公公、丈夫、儿子同时同修的。

  从2011年元旦第一期到今年7月的第七期,无尽传灯微博共修共有2460人参与,共修完成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1130588遍,《心经》31200遍,《普门品》2884遍,《大悲咒》18235遍。

  在规定时间诵读佛教经咒,对于在寺院修行的僧人来说可能并不困难,但对于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来说,这种反复诵读经咒的修行方式确实不容易,这需要修行者具有很大的定力和耐力。许多有修行愿望的人可能因为不了解具体修行方法,或由于自身的工作及环境而无法坚持修行,而微博共修可能为都市修行者提供一个很多的解决方案,微博共修有法师的具体指导,又可以在24小时中灵活掌握修行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集体共修的约定,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承诺,每个参与者都对共修结果拥有一份责任,当然,也拥用一份功德和荣耀。因此,大多数参与者都能按共修规定自觉完成任务。虽然这种修行方式不像僧侣那样必须日复一日,但就是这种微体验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可能就在这短短的一日中,修行者会在短暂的宁静中获得某种感悟或感动,会在片刻的庄严中获得心灵自由和生活的勇气。这可能就是微修行渐热的重要原因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