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艳舞让小镇一脱成名说明啥?
2006-08-30

  据《焦点访谈》报道,8月1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孔白村一农户家举办丧事,邀请来两个表演班子。当演出到高潮时,两个表演班子先后跳起脱衣舞,演员们还将现场观众拉上台,共同出演。当天现场吸引了近200人围观,组织者表示,跳脱衣舞是为了吸引人气。而聚拢人气是为了“后代旺”,是当地的风俗。
  
  丧事艳舞,让不大的小镇“一脱成名”,没了脸面。而央视的曝光,立即“引起东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县连夜召集文化、公安等部门制定措施,经过精心部署,对报道中涉及的色情表演组织、实施者进行传讯调查,并对5名嫌疑人依法实施拘留。”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温泉镇更是连夜出台4个政府文件,对文明办丧事行为做出相应规范。
  
  对地方党委政府而言,如此快速地对此事做出处理,可说既是对舆论关注的快速回应,也是希望以快速的行政执行力挽回些影响。但是,简单地以“雷霆”手段处理当事人绝非治本之策,更不该以“打击”“规定”了之。好好研究“脱”出的丑,关注农村风俗发展的畸形现象,认真反思失落的责任,作用更积极。
  
  不难想象,在一向以民风淳朴、封闭保守著称的中国农村,丧事艳舞决不是当地过去的老风俗,而是这些年时兴的新风气。据调查,近年来农村一些地方丧事奢办有所抬头,不仅花费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仪式也越来越隆重,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可以说,以跳脱衣舞的方式吸引人气,是这股攀比之风走到极致的畸形产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农民在丧事上想尽花样地相互攀比?农民坦言:一个“脸”字!办丧事不是为了悼念亡灵,而是为了“体面”!农民为了一个“脸”字,不辨美丑,混淆荣耻,那么我们农村党员干部的“脸”在哪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又在哪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风俗发生变化是正常现象,但风俗变低俗就不正常了。近些年,用焚烧纸扎轿车、别墅甚至三陪小姐来祭奠逝者的丧葬陋习曾引起媒体的关注与批评,今天又有了脱衣艳舞在亡灵前“聚拢人气”。身置其中的党员干部对民风民俗的变化不会毫无知觉,而是熟视无睹。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认为只要老百姓不扰乱社会治安,不闹事,把经济搞上去,其他的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谁对“脱衣舞”这类娱乐看不惯,还会被认为少见多怪,思想不够开放。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没有文化的农村不是新农村,没有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农民不是新农民。面对农村的陋习,我们不该一味地责怪农民。今天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是不争的现实。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由于缺乏正确的文化引导和基本的文化消费设施,脱衣艳舞才与传统的丧葬文化蹩脚地搭配在一起,上演了一出丑陋的闹剧。它在满足了人们热闹的欲望时,也留下了败坏社会良俗的严重后遗症。
  
  好好研究“脱”出的丑,才能帮助和引导农民追求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等“硬件”建设固然重要,而“文明乡风”的建设任务更艰巨。如何结合农村实际,组建村组红白理事会,制定乡规民约,提倡红白喜事文明简办,建设和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帮助和引导农民养成积极健康的文化习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天地很大,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空间也很大。

[稿源:人民日报]
[作者:董宏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