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XX的名义,我宣誓:以后当了官永不贪污
2006-08-17

 【来源:东方早报】
 
  近日,广州市廉政文化周启动,来自海关、地税、国税等廉政“高危行业”的500名青年公务员宣誓“以后当了官永不贪污”。

  对于宣誓不贪污、不腐败,给人似曾相识之感,今年以来,不时有地方就反贪廉洁举行各种宣誓活动,如不久前,北大举办了“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座谈,30多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活动,签署了承诺书,并向全国大学毕业生发出廉洁自律的倡议书;四川省委组织部、人事厅近日也联合发出《认真做好新录用公务员宣誓工作的通知》,今后,四川省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都必须面对国旗进行宣誓。
 
  无疑,组织者希望通过“宣誓”,使宣誓人受到教育,在今后工作中信守誓约。但是,这些宣誓对于遏制贪污腐败能起多大效果,确实值得认真研究。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由于组织者的特殊身份而被赋予了深层意义,并反过来影响到组织者的信誉。

  有人认为,宣誓能促使人反省,使人良心发现;也有人说,宣誓能使人耳濡目染,从而得到廉洁教育,总之,宣誓比不宣誓好。然而,这些说法事实上很难站得住脚,如果我们承认人性有其脆弱的一面,那么我们应当承认,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是很难经受起考验,宣誓既不能在其萌生贪欲时及时制止或者暴露其不法行为,也无法作为事后加重其惩罚的依据。我相信,在现今已经抓获的贪官中,找出些曾经宣誓廉洁的人,并不是一件难事。

  宣誓作为舶来品,在西方社会,在各种场合比较常见。总统就职时要手按《圣经》宣誓;证人在法庭上作证时,要手按《圣经》宣誓。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也说:“誓言在罗马中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没有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那么,为什么在西方社会会如此看重这种宣誓形式,并且宣誓也的确在西方社会起到相当的作用呢?

  这就必须从西方的文化谈起,西方文明来源于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西方社会长期信仰基督教,受其浸染至深。在基督教语境中,誓言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正是因为上帝自己对自己进行过发誓,才有创世,才有神与人类和谐相处。在这种有神论的基础上,一个信教的人手按《圣经》宣誓,就不仅仅是他与他自己的良心的宣誓,而事实上,是他向神的宣誓,这种宣誓事实上构成了他与神的一种契约。所以,如果他违背了誓言,他就是违背了与神的契约,是要受到神的惩罚的。因此,一个宣誓过的人,尽管誓言并没有外在的约束,但冥冥中神的存在,本身就构成对他的约束。抛开有神论的立场,我们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仍然可以说,正是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誓言能对他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而不仅仅是他的良心、社会舆论或者廉洁教育。

  所以,宣誓本质上并非外在的制度约束,而是个体愿望的表达,要让其起到效力就必须以信仰为前提,换句话说,只有某个人有信仰,才可能使宣誓成为对他的制度性约束。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旧观念被打破,而新观念没有树立,思想震荡剧烈,许多人在物欲横流中失去了信仰,他们头脑中既没有上帝与鬼神,也没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们只相信现世与功利,他们计较着一时一处的得失,钻一切可能钻的空子。所以在今天,我们的很多宣誓活动,很可能沦为一场“宣誓秀”,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进一步伤及已经脆弱的社会伦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多次告诫后人,上帝死后,人是否可以为所欲为?所以,社会理想、人性关怀与道德理想,也可以作为不信教的人们的一种信仰。今天,与其不计成效地举行各种宣誓仪式,还不如培养人们形成自己的信仰;或者说,等人们普遍形成自身的信仰后,再来进行宣誓仪式也不迟。否则,宣誓有可能成为看似神圣,但在仪式表演完后大家一哄而散,并不当作一回事的一场闹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