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行---找回本来面目。
2. 修行的绊脚石:贪嗔痴、我慢、善少恶多。
3. 修行正路:去相、舍分别心、坚固心、照顾六根门头、长远心。
4. 执事波罗蜜:直心、耐心、巧心。
5. 修道是要去贪嗔痴,达到身口意清净。
6. 业障到则无明烦恼起,若无正念则邪念起。
7. 说自己是凡夫,也是执着。
8. 要没有分别才能去我相,去我相智慧才会开。
9. 去我执,从粗衣、淡饭做起-----淡泊欲望,不要分别,无我、人、众生、寿者相。
10. 修行不问是与非,有理与无理,不说对不对。
11. 消业障之方法有:拜佛、念佛,常住工作发心做、不计较,如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
12. 傻傻做,傻傻吃,多念佛,今天是今天,明天是明天。什么事都不管它,这就有坚固心,这就是修行。
13. 修行要自在,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语。
14. 论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15. 佛法不著于境界----乐、明、空。轻安则乐,妄念少则明,不生念则空。
16. 多看金刚经,才比较不会执着。
17. 只要把两堂课诵深入了解体会,照着去做,一定了生死。
18. 念佛念到某个程度,经藏自然在你心中。
19. 要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心本无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尽虚空遍法界。
20. 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不了水难消。
21. 佛菩萨的业就是挂碍众生。
22. 念佛离境,与佛相应,才知此心与佛心同。
23. 做事要心甘情愿,才会长智慧。
24. 做事情是训练我们的头脑,有事做才不会打妄想。
25. 出家了,要常常看穿的这件衣服,摸摸这个光头,提醒自己的身份-----僧。否则有时忘记了,虽然此身自己不觉得,让心常跑出去,不是出家人。
26. 早上醒来先摸摸头,为什么要出家----了脱生死,不受轮回。
27. 戒持得好,就没有男女相。
28. 宁可被社会看不起,一切比不上社会人,如果被社会人看得起,就有爱情,别离苦又成生死轮回,被社会人看不起,就少攀缘心、妄想心,好专心用功。
29. 脚踏施主地,头顶施主天,身穿施主衣,口吃施主饭,睡卧施主屋,信施难消。
30. 菩萨要度众生,要先广结人缘。
31. 修行人是境愈坏愈好,出了家是愈苦愈好,出家和在家不一样,在家有苦,出家也有苦,在家所受的苦是没有目的,而出家受的苦是要了生死,不受轮回。
32.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33. 朝山应如法慢慢拜,要放下万缘,不要挂碍,一心于此。
34. 献身佛法的出家人,不可自己被社会污染,应该以自己的行愿去净化社会。
35. 我们闭关,到底是心要闭关,还是身要闭关?若是心要闭关,我们这个四假合之身,已经够大了,若是身要享受,五大也不够,闭关是关六根,修心不是入地狱。
36. 打坐要从观自在学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