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勤精进 如救头燃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甚勿放逸。
学佛之初,这首‘警众偈’就是学生常念诵的,也非常有感触。最近又时常都会想起它,修行不得力,就是止不住“放逸”,止不住烦恼习气。想放下,就是放不下,体会到功夫还是要一点一点成就,《无量寿经》云“外若迟缓、内独始急”,渐渐地将习气烦恼都放下。
众生不能建立起对于正法修学的信心,决定是我的责任,是我没有做得很好,自己没有能做得很好,是自己的身、语、意不能住于“道”上。所以经典和师长的教诲要很熟,在境缘之中要时时提得起来。还在跟众生争辩,应当觉得羞耻,自己学了这么久,众生没有学啊,这还是我的责任,争什么呢?不要再争了,要么就随他去;要么自己决定要做最好的样子,并不是为给谁看待,只是安于本分而已。对一切众生要大慈大悲、要一味慈悲;对己则要以智慧观照,将习气赶尽杀绝。修行不是做起来好看而已,而真正是在成就自己、成就众生。
放不下烦恼习气和万缘,就回不去自家,见不了自性。因为自己实是业障深重的凡夫,烦恼习气一下子不能够全放下,所以要念佛,念佛就是念佛,念佛决定见佛,见佛决定成佛。善根就是看得破;福德就是放得下;因缘就是会念佛,若真成就,往生西方,唯有念佛。看破就是念佛、随缘、自在;放下就是自在、随缘、念佛,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决定一生圆满成就。
听经闻法依然不能落入知见,知见就是分别执著,听经、念佛、诵经、拜佛都是帮助自己安住在“道”上,是真持戒,持戒成就禅定,禅定开显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戒、定、慧自然现前。
身、语、意三业清净,即行为、言语、愿心清净,没有染污,就是没有分别执著,自自然然住于‘十善业道’,心地清净,止于致善。
处世待人接物,真的是修炼自己的身、语、意,对人、事、物都没有要求,一切随缘。众生是老师,是诸佛菩萨,学生弟子就是我一个,需要修学、进步、考试的只有我一个,这怎么不是一大事因缘?
不是我成佛,实是佛成佛,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众生只要转过来,其实就是,佛家讲“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