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半数“性困惑” 要重视孩子心理
2006-07-10


 
  中新浙江网7月10日电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参加考试,不爱和父母说话……

  谁能想到,这些“问题学生”半数以上根源是青春期的“性困惑”?

  昨天的“周末母亲大课堂”讲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来听课的家长有近50人,但有的家长却在课堂上睡着了。

  “大部分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人重视孩子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要。”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咨询师何彩霞忧心地表示。

  一味阻止孩子早恋会有俩后果

  “我女儿初三……学习挺好,可她早恋了。前些日子中考,我就装做不知道,可关键是她换了两三个了……”昨日课堂上,一位妈妈郁闷地说。

  何彩霞听后笑了,“她一定压力大!异性朋友并不一定是男朋友,通过和异性朋友的倾诉,她也可以释放压力。”

  “她要是找个学习好的,我也就认了,可这两三个全都学习不好……”这位妈妈有些着急。

  “有一个孩子曾给了我答案,‘学习好的人也没工夫陪我玩啊’。”何老师提醒家长,“和异性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青春期的孩子也不例外。对孩子的情感不要过多干涉、一味阻止,要接纳,体验孩子的美好感受,等到孩子不排斥你时,再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一味阻止只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孩子和家长对着干,另一个是造成孩子青春期逆反,产生同性恋。

  大大方方和孩子谈性问题

  “尽管课本上为中学生安排了有关性知识的教育,但无论老师们还是家长们,对此都‘不太好跟孩子讲’……”何彩霞老师说,“可孩子为了满足好奇心,只好通过网络、黄色书刊等了解。孩子们遇到这些问题时,也不会和家长老师们说。”

  “我遇到的案例中,50%以上的‘问题学生’,其根源都是‘性困惑’。比如,有的男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就曾明确告诉我,他在性幻想。”何老师在课上说,在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中,想了解性法律与伦理的几乎为100%,“性困惑”问题不能被忽视,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人生。

  何老师认为,家长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谈性问题,也可以在孩子床头放一本书,让孩子从正确的渠道了解相关性知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