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扎如寺独特法事活动
2010-03-10

九寨沟扎如寺独特法事活动

2010年03月10日  凤凰网财经

    九寨沟的民风民俗又不完全同于西藏,由于这里正处于从藏区到汉区,从牧区到农区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在九寨沟周围,藏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草地上英俊的骑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雕楼与羌笛,一起谱写了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宝镜岩下,翡翠河旁,绿荫掩映中有一片飞阁流丹、金光耀眼、肃穆的建筑群,这就是九寨沟内唯一的宗教活动场所----扎如寺。 该寺建于明末,历史候鸟。原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结构精巧,特点突出,具有民族风格。整个建筑群包括大殿、藏经楼、乐台、房、库房、迎客楼、喇嘛和尚居室等七个部分。屋脊金顶闪光,室内地毯豪华,彩色佛像庄严神圣。寺内有喇嘛3人,和尚百余人。

    正月初五是扎如寺的“良敏王清”庙会,为了纪念苯教有名喇嘛圆寂升天,这天除全寺喇嘛和尚都要到庙里念经外,当地藏族群众也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寺院参拜,以表示自己对宗教的诚笃和心灵的圣洁。每年5月“麻孜会”,是扎如寺的宗教盛典。会前3天,全寺喇嘛和尚都要集中寺院吃斋念经,排练节目。5月1日,九寨沟周围的松潘、若尔盖、包座、大录、塔藏、龙康等地的藏民,尽情梳妆打扮,聚会扎如寺院,参加庆典,赠送哈达,观看藏戏表演。然后三五成群分散在翡翠河畔、松树林中,席地而坐,朴素祝酒,共叙友情。青年男女则双双对对,进入密林深处,海誓山盟,自订终身。

    九寨沟藏族的先民,是原始苯都的信仰者。尽管后来佛教战胜了苯教,而今天的当地藏民信仰的是既不同于印度佛教,又有别于中原佛教的藏传佛教。在当今一年一度的扎如寺麻孜会上,令人依然戴着法王、鬼怪仙人、保护神等苯教的面具跳神,降服驱邪镇魔。这些面具有的巨齿獠牙,披头散发;有的三目圆睁,眉似火焰;有的头顶骷髅,狰狞丑陋,它们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内涵,表现出一种怪诞美 与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在扎如寺及村庄道旁,人们还可看到一排排高矮参差的旗帜, 如同一条条彩龙,随风翻卷,蔚为壮观。这些经幡,是以长数丈的红、白、黄等色的布料或绸缎,印上经文,竖挂 在旗杆上。据资料记载,远在吐蕃王朝鼎盛时期,征战不断,干戈边年。每逢征战之后,统治者为了奖励功臣,钦赐勇士,激励斗志,除了赏给金银珠宝、美女佳肴、牛羊丝匹之外,还要赠给哈达,以示荣耀。而世界大战勇士们则往往把所赠哈达,高悬在帐房四周,以荣显门庭。后来,为了取得佛教在藏族地区至高至尊的地位,教徒们借用藏族同胞这种早为大家所接受的开工,宣扬宗教。宣称只要在布帛上印上经文,高高挂 在房外,昭示日月,代行念经,就可达到修筑各行,隐恶扬善,忏悔罪孽的目的。这种手段,使藏族同胞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带给他们些许安慰。他们希望以此获得上苍给予的温煦阳光、和暧春风、滋润雨露、肥壮牛羊……所以,藏胞们在寺庙及房前屋后悬挂经幡的习俗,淬至今 ,历久不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