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妙论闽南文化
2010-02-26

名家妙论闽南文化

来源: 泉州晚报 2010-02-26 08:48:00 

名家妙论闽南文化(图)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富集区,长久以来,泉州文化被视为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关于泉州文化的价值,也是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下面是部分知名学者对于泉州文化的论述。

  今日的泉州,自唐以来,都日渐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交通的重要港口。闽地文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海上交通的发达,固然刺激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多种从域外传来的宗教与中国固有的宗教,也都在闽地落户。多种宗教并没有因其教义、教规和仪式的不同,而互相冲突;相反,在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闽地兼容并存。这些特点与儒学在八闽的发展,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区域发展既具有全国的同一性,又具有兼容性和区域间发展的竞争性……泉州的海外交通史研究很重要,特别是宋元时期的文化接触问题更值得关怀。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人类社科学奠基人)

  长久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接触中心的泉州,其居民拥有海阔天空的海洋心胸与性格,心怀四海,乐于接触远方事物,喜爱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而以平等互惠的心态结交朋友,绝不具政治企图与殖民心态,这在当代“全球化”的热烈趋势中,是一个可以作为世界公民学习的价值典范。

  ——李亦园(泉籍著名人类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泉州最大的魅力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它很早就开放,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泉州开元寺的佛教、还有清净寺的伊斯兰教、清源山上的道教、晋江草庵的摩尼教遗迹,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在这里得到非常好的融合,并且生根发芽,没有冲突,有容乃大。

  ——金庸(著名作家,全国作协名誉副主席)

 
  在泉州展开跨文化研究,能让我们看到“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连接点,曾经怎样解决人类文化差异和共同生存问题,从而能让我们一步步接近人类面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文化问题的解决。

  ——王铭铭(北京大学教授,泉籍著名学者)

  泉州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一种健康的文化需要的是融合、生长、多元而富有生命力,而不是像一块静态的、令人畏惧的化石,它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我们不要对文化顶礼膜拜,而是要让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