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子大于真理
来源:环球时报 :2010-02-04 09:19
如果说起中国人的民族性,“爱面子”大概会排在前几位。而且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中国人在很多问题上吃亏,就是源于太爱面子了。比如,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在不敢对老师进行质疑的现象,以至于一些本来很容易被纠正的教学错误长久存在,一些受到批评的人也会因为“伤了面子”而不顾对方批评是否符合事实心怀怨恨,影响关系。这种“爱面子”可以算是我们的一种民族劣根性。
其实,所谓爱面子,绝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很多地方的外国人比中国人更爱面子。比如,在日本,从事贷款的公司发现,最能获得生意的却是无人自动借款机--面对一台机器填表借款,无论怎样它都不会让借款人伤面子。又比如你可以经常听到美国人说“抱歉”,但是,如果他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你却几乎不可能听到他们说一句“我错了”。
爱面子不是一种世界现象,那为何中国人“爱面子”在世界那样有名,以至于我们会把它跟民族劣根性联想起来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在美国一家百年老牌公司总部参加培训的时候,曾经亲眼看到那里的美国管理层人员在课堂上毫无顾忌地讨论这样的题目“杰克提出的6个Sigma计划为什么是一个混账计划”。题目中的“杰克”就是当时该公司的总裁美国著名企业家杰克·韦尔奇,他当时正在积极推进促进公司质量控制的一个项目,叫做“6个Sigma计划”。这些杰克的属下对这个话题讨论得惹火朝天,而杰克在讨论中间还走进来,坐在一张桌子上听,看那表情大有一种对此习以为常的感觉。
难道杰克不觉得这是伤他的面子吗?在随后的企业文化培训课程中,笔者大胆提出了这个问题,授课讲师尼尔逊仔细思考后告诉我,中国人的爱面子,与美国人的爱面子,本质上并无区别。但双方对待讨论问题的态度不同,关键的区别在与西方人更为习惯于把一些事情作为“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东方包括中国没有这种习惯。所以,比如在公司内部讨论“杰克提出的6个Sigma计划为什么是一个混蛋计划”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就像计算一座桥需要多粗的钢筋才能保障安全一样,和杰克本人的品质并无关系。所以,杰克在那里旁听一个技术问题,他不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冒犯,别人也不会往这个方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