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之者 人恒敬之
2010-01-20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之者  人恒敬之

1 孟子曰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 天下无敌

2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孝敬自己家中长辈 推广到孝敬别家长辈 爱护我家儿女 推广到爱护别家儿女

然后知轻重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用秤称一称 才能知道轻重 用尺量一量 才能知道长短

什么东西都是这样 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

以人民的快乐 为自己快乐的人 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

以人民的忧愁 为自己忧愁的人 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 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我 这种至大至刚 溢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 子路 人告之以有过 则喜 禹闻善言 则拜

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 他很欢喜 当年的圣君 禹听到不同意见后 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 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 孟子曰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 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在道义上不占主动 无道无德无理的人

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很少人帮助的人 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 

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 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 孟子  古之君子 其过也 如日月之蚀 民皆见之 及其更也 民皆仰之 

古时的君子 犯了过失 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 人们都能看得见 

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 人们也都抬头 看得很清楚

10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 风也 小人之德 草也 草上之风 必偃

上面的人 指当政者 爱好什么 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 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 

一个君子的道德 表现好像是风 广大人民好比是草 风向哪边吹 草便向哪面倒

11 孟子曰 民事不可缓也

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 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2  孟子曰 贤君必恭俭礼天 取于民有制

 一个贤明的君主 必须恭敬节俭 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 

从人民那里索取时 要按规定办事

13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道  

一个大丈夫 应住到天下最大的地方   站在天下最高的位置   

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 如果得了志 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 

如果不得志 也要独自按自己的道来行事不要与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14 孟子曰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荣华富贵不能乱我的心 贫贱困厄不能变我的志 威武强力不能屈我的节 这样才叫大丈夫啊

15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不以六律 不能正五音 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下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 便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如果不用音乐方面的六律 便不能端正五音 

如果不实行仁政   便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16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 他们 的后人 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 

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 生存和灭亡 都是这个道理 

17 爱人不亲 反其仁 治人不治 反其智 礼人不答 反其敬

我爱别人 可是别人不亲近我 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

我管理别人 但是没管好 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

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 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 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18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天下的基础是国 一个国的基础是家 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19  顺天者存 逆天者亡

服从天道的生存 逆反天道的灭亡

20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 尔也

获得天下有方法 获得了百姓的支持 是获得了天下

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 获得了民心 便获得百姓支持了 

获得民心也有方法 他们所希望的 替他们聚积起来 

他们所厌恶的 不要加到他们头上 如此罢了

21 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    

 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  是从们最正确的道路

22   恭者不侮人 俭者不夺人

恭敬别人的人不会侮辱别人 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23 孟子曰 君仁 莫不仁 君义 莫不义 君正 莫不正

君主仁 没有人不仁 君主义 没有人不义 君主正 没有人不正

24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的毛病在于 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还不谦虚

25 非礼之礼 非义之义 大人弗为

似是而非的礼 似是而非的义 一个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去做的

26 声闻过情 君子耻之

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 君子以此为耻

27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 立贤无方

禹不喜欢美酒 却喜欢有价值的话 汤坚持中正之道 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28 西子蒙不洁 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虽有恶人 斋戒沐浴 则可以祀上帝

如果西施身上沾上了骨亢骨葬 当别人走过她身旁的时候 也会捂着鼻子 

纵然是面貌丑陋的人 如果他斋戒沐浴了 也就可以祭祀上帝 

29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之者 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 别人也常爱他 恭敬别人的人 别人也常恭敬他

30 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尊亲之至 莫大乎以天下养

孝的极点 没有超过尊敬他的父母 尊敬父母的极点 没有超过拿天下来奉养父母的

31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喜欢的 义也是我喜欢的 如果两者不能都要的话 我可以牺牲生命而选取义

32 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的职能在于思考 能思考 便能得到事物的真谛 不思考便得不到 

33 羿之教人射 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学者亦必以规矩

有一个叫羿的人 教人射箭时 一定拉满弓  学习的人一定要努力拉满弓 

有名的木工教导人时 一定要依照规矩 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照规矩

3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某人身上 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志 劳动他的筋骨 

饥饿他的肠胃 穷困他的身子 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 

这样 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 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方能完成大任

35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我者也

做一项事情 你要探求 便能得到 放弃 便会失掉 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 

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 即强调发挥善性 注重修养

36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一切我都具备了 我反躬自问 自己是忠诚踏实的 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不懈地用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 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37 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

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 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 是最无耻的

38  古之人得志 泽加于民 不得志 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

古代的人 得意时 恩泽加于百姓 不得意时修养个人品德 

以此向世人表现 穷困时 自己修养成高贵品质 得意时 便把一些善事给予天下之人

39 仁言 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善政 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 民畏之 善教 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仁德的言语 赶不上仁德的音乐入人心之深 良好的政治赶不上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 百姓怕它 良好的教育 百姓爱它 

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 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40  无为其所不为 无欲其所不欲 如此而已矣

不干我所不干的事 不要我所不要之物 这样就行了

40 君子三乐 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天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君子有三种乐趣 父母都健康 兄弟和睦没灾患 是天伦乐趣 

仰无愧于天 俯无愧于人 是坦荡乐趣 

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 对他们进行教育 是欣慰乐趣 

4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了东山 便觉得鲁国小了 上了泰山 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43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君子亲爱亲人 因而仁爱百姓 仁爱百姓 因而爱惜万物 

44 不信仁贤 则国空虚 无礼义 则上下乱 无政事 则财用不足

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  那国家就会空虚 

没有礼义 上下的关系 就会混乱 没有好的政治 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45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 土谷之神 国家 为次 君主最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