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2009-11-02

恶之报 如影随形 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2009年11月02日    摘自《妙智》




     佛法认为一切法的存在,无不是因果的关系。其所谓“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对于因果报应的真谛,一般人在未具深入信解工夫的情况下,常对因果报应(所谓为善有善报;为恶应有恶报)发生疑问。你看社会上某某人,就我所知所见,此君为人道德败坏,丧尽天良,死有余辜;可是为什么到现在仍然那么富贵长寿,享尽人生幸福? 为恶不见他有恶报。又如某某人,据我所知,一生乐善好施,好人好事做了很多,到如今还是默默无闻,不仅不能出人头地,而且连目前的生活都成问题,更有甚者。一切倒霉的事情都让他碰上了,为善究竟有什么好报呢?不要说世间一般的俗人对此问题发生疑问。就是一般自认为虔诚的佛教徒难免也对此而产怀疑。

     例如有时向所信仰的佛和菩萨祈祷心中的问题和所希望达到目的的事情,如果遇到所求不灵应的时候,就会发生许多牢骚,说些不相信的话,所谓佛菩萨不灵,因果报应有问题等等。当你愈发心修行,所遭遇的魔障更多时,乃生起消极的情绪,就是对于因果报应的真理还没有深入信解。果报者,善生人天,恶堕三途,为善得乐、为恶得苦,是为果报。因果报应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三世之间的联系,吉藏大师在《三论玄义》引用慧远法师的话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妙术,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不得见形朽于一生,便谓识神俱丧,火穷于木,乃曰终期都尽矣。”佛教的因果报应是根据三世而建立的。有情一生随着果报的完成,生命也得到了终结。但他的精神和所造的业是不会泯灭的,依据自身所造的业,招感来世的果报身。犹如火传薪—样、前薪虽然烧没了,但后薪依前薪的火力继续燃烧,前薪与后薪虽然不同,但燃烧的火是不灭的。有情的身体虽然死亡,但他的精神和业力继续延伸到来生。不可以说身体没有了,精神和业力也就消失了。

     《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就是说,今生所受的苦与乐的报应是前世所造的善恶因所致;今生所造的善恶因,其苦乐的果报乃在未来。也有现世报的,佛教称为花报,非是果报。《法句经》说:“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虐。贞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所谓的“业力不思议,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欲避终难脱”及“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遇时,自作还自受”,都说明为善为恶,其应得的报应不是小报,只是时间的迟速以及因缘的交会,而形成前报和后报的不同。

     因果报应就时间上讲,就是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佛经里有“三时报”的说法。所谓的“三时报”就是现报、生报、后报。

     现报是指现因现果,现就是三世内现在的现。现报是说今生所作的事,现世就有报应。在这里可用三种例子来说明:一、如人击钟,即刻就可发音。二、如人播种,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的嗜好又畏难苟安,就要受冻挨饿。这三种情况虽然有前后的回应不同,但完全是属于三世的现在,所以称为现世报。

     所谓的生报是指今生做的事,等到来生才受报应。

      所谓的后报就是今生所做的种种,现世不会报应,也不在来生受报,而要经过多生或多劫之后才会得到报应。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