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青山不道场
2009-08-05
菩提一叶:心里安落着空灵的禅趣 何处青山不道场
2009年08月05日 摘自《生命的慧灯》



     “道场”,就是佛的所在地,佛的说法场所。我国佛教向有“四大名山”的说法。四大名山就是四大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当年,从谂和尚要去五台山求佛,这时有个高僧,意味深长地对从谂说:“天底下哪一处青山不是修道的道场?你又何必一定要策杖去清凉山(即五台山)朝拜呢?纵使你在五台山的云端看到文殊菩萨骑着金狮子现形,可是若用正眼来看却并非就此获得吉祥啊。”说完,那高僧随口吟诗一首赠送从谂道: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天下之大,处处青山,哪一处青山不是修道悟道的场所?哪一处青山没有文殊菩萨?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性自心,普及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在,即使是一屋之中,一榻之上,只要心安心清,就是道场,何必咬住一处不放,非要认为是只有到了五台山,才能够找到文殊菩萨呢?

     佛在心中,太执着了心就不活,有失空灵,就和禅的超越自在,背道而弛。要是太执着了,思想就会胶结不化,纵使你来到五台山,看见了金毛狮子,文殊菩萨,那也并非就是好事吉祥了,因为这恰恰会窒塞了你的眼界,局限了你的意趣。

     佛性无处不在,禅味无处不有。悟心是禅,真心是佛,佛和禅不在外界,而在心里;外界是五台山,现象是骑着金毛狮子的文殊菩萨显现。在外界现象和内心本体之间,本体禅佛是第一位的;若是把外界道场、菩萨看成为是第一位,那就本未倒置而离佛离禅,看来是近,却反而更远了。

     所以说,随便是什么人,只要心里安落着空灵的禅趣,那末任你行云流水,走到什么地方逛到什么地方,青山处处,无非道场;否则即使天天拜佛,心里执着,万般挂碍,又与佛与禅,有何关系?

     这真是,“何处青山不道场”,关键还是在一念之转,顿开茅塞。到了那时,你就获得人生的大自在、大逍遥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