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打瞌睡孰之过?七成学生认为教学乏味是主因
2006-05-08


 
    上课打瞌睡孰之过?近来这个话题在某师范大学的BBS上引起了广泛讨论。由此发起的调查更是引出两大争议焦点,七成学生认为上课打瞌睡与任课老师有关,而教师则认为学生打瞌睡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

    话题的起因是该师大所有女教师在“五一”节前收到了一份由校妇女联合会发出的名为“绿叶行动”的倡议书。

    其主要内容是三条非常普通的要求:衣着端庄、准时上课、劝阻上课瞌睡的学生。而自从5月2日一篇“漫谈‘学生上课打瞌睡’现象”的文章出现在BBS上后,长假期间,有299个回复帖,共505人参与打瞌睡原因投票。而教师有无权利阻止学生打瞌睡成为争议的首个焦点。

    不少大学生认为,打瞌睡是自己的权利,而且没有影响到他人,即使最后成绩被当,也是自己的责任,与老师无关。如网名为samrocky的大学生认为“上课打瞌睡比上课讲话好,至少不影响老师教学和其他同学听课”。

    由此引出的第二个争论焦点为上课打瞌睡是老师还是学生的过错。记者发现,在打瞌睡原因的投票当中,排名前几位的是:“课业负担重”、“教学内容欠佳”、“不喜欢那门课”、“不喜欢那个老师的风格”、“教学方式欠佳”,所占比例分别为:16.32%、15.48%、15.29%、13.35%、10.19%。每项都与任课老师有关。而“缺乏锻炼缺氧”、“打小就是瞌睡虫”、“深夜上网”、“营养不良”、“打工”、“挤时间恋爱”等打瞌睡的主观原因则很少选择,分别只占到5.87%、5.03%、3.09%、2.58%、1.8%、1.22%。

    这个投票结果引起教师网友的不平。网友“潜射导弹”说:“只要是缺乏师生互动、满堂灌的课堂上,这种现象(打瞌睡)根本无法根除。”而“鱼头煲”网友便反驳说:“但是我也发现有的老师的课讲得真不错,也是热烈讨论的。竟也有一些人默默瞌睡,这又如何解释?”

    对此,上师大化学系教授吴雅琴老师指出,课堂上的尊重应该是双向的,学生上课打瞌睡是对教师的不尊重。现在老师的联系方式都公布给学生,如果是老师教得不好,学生可以在课内外反映,但不应该用打瞌睡的方式来“抵抗”。此外,有些课程安排在下午,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中午时间进行休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