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以上老人房颤易患中风
2006-04-29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公布了国内首次对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75岁以上的老人更容易因为房颤导致中风等血栓疾病。专家呼吁:老年人得了房颤更要预防中风。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它可促发心力衰竭,引起中风等病,老年人发生中风有三分之一原因是心房颤动。心脏就像一个泵,每搏动一次都向全身组织和器官输送氧气和养分,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受电活动的控制和支配,当出现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被快速而又杂乱无章的电活动代替,此时心房频率加快,好像“奔腾的心”,很多老人经常感到心慌气短,情绪焦虑。心房血流缓慢,形成附壁血栓,血栓一旦脱落,“走到哪儿堵到哪儿”,堵塞动脉血管就会导致栓塞,最严重的会堵塞脑血管,引起中风。
  课题组联合了全国27家医院,历经4年,在全国14 个省和直辖市调查了30至85岁人群约2万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有关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7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动脉收缩压升高的人易患房颤。房颤患者比高血压患者中风的发生率更高。研究结果还显示,临床使用调整剂量华法林对中国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这一结果改变了国内一直参照国外数据的现状,为有效治疗提供了医学证据。
  胡大一教授介绍说,房颤治疗必须两手抓,减慢心室率和预防血栓。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一是电击恢复窦性心率,同时服用心律失常药减少复发;二是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三是起搏治疗,植入起搏器减少房颤发生;四是抗凝治疗,服用抗凝药物,降低中风的危险。 张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