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南腰界 留守老人妇女上山修筑致富路
2006-04-28
   青壮年走出大山闯天下,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发扬红军精神,冒着风雪在山里修筑致富路——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是当年红二、红六军团会师所在地,贺龙带着红军曾在这里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打了不少仗,数百名红军牺牲在这块土地上。

    春暖花开之际,记者来到这里,但见一条条弯曲陡峭的山区公路,或伸向山顶,或没入深沟。南腰界乡党委书记王美景对记者介绍,这些山区公路大多于2004年开始修建,目前,均已基本建成;而修路的背后是关于红军的后代和3000多名留守老人、妇女会战南腰界的故事。

    老人和妇女上山修路

    山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不愿守在山里受穷,要到山外闯天下。南腰界乡有4100多名男女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年轻人外出打天下,我们这些留守在家的人也不能闲着,要把路修好!”两年前,乡干部到老百姓中征求意见,并发动大家利用冬天和农闲时节修建通村公路。

    乡里一号召,老人和妇女立即积极响应。一村民说:“当年红军连死都不怕,现在我们修路又有啥?何况这还是为我们自己修致富路哩!”

    于是,从前年冬天开始,留守在家的劳动力,除了躺在病床上的外,3000多名老人和妇女冒着风雪,走上了修路工地。

    奋战两年打通张家岩

    从南腰界到贵州省印江县刀把乡的山区公路,是南腰界的一条出口通道。团结村塘家溪张家岩,是一座陡壁石岩,而出口通道又必须从这里通过。因此,需要在这石岩上凿出一条500米长的道路来。

    村里的老红军刘玉学,病在床上,不能起床。他把50多岁的儿子刘作武叫到床前,叮嘱道:“打通张家岩是父亲几十年的愿望,现在有机会实现了。作为红军的后代,在打通张家岩的这场战斗中,你可要像父亲当年那样,冲在最前面啊!”

    “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丢脸的。”刘作武向父亲保证。要在笔直的石岩上硬凿出一条通车路来,无疑,是一场硬战。刘作武上工地后,吃住在山上。打炮眼,他冲在最前面;撬岩石,他第一个上。整整两个冬春,他都奋战在张家岩上。

    看到红军的后代为打通张家岩冲在前面,村民们也跟着上,塘家溪的100多位老人和妇女也上了工地,清理碎石,填坑筑路。

    经过两年的苦战,终于在石壁上硬凿出500米的路来,打通了南腰界通往贵州刀把乡的公路瓶颈。

    终于修通了致富路

    史料记载:1934年,贺龙带着红二军团进驻南腰界后,土匪头子冉瑞廷把当地的村民强行弄进小坝村的冉家祠堂里,与红军对抗。红军围住祠堂,与土匪打了几个月,牺牲了300多人,终于解救出了村民。

    “当年,红军为了解救群众,不惜流血牺牲。今天我们要以红军精神为动力,修好致富路!”小坝村党支部带着村民们,在悬崖峭壁上修筑5公里长的村道。

    村党支部书记欧道发,村委会主任冉隆长,村文书冉灵等村干部,带头上山开采片石,然后又想法运到工地上铺筑。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冒着风雪上山修路。

    从去年冬天开始,土门村组织村民新修8公里的公路。村党支部书记陈金洪整整一个冬天,都未管自家的事,从早到晚都守在工地上。买炸药缺钱,他四处筹集,儿子在重庆工作,他一个电话,就让儿子捐出2000元来。

    看到支书为修路操尽了心,全村留守在家的400多老人和妇女,全都上了工地。到今年2月底,8公里长的山区公路就修好了。

    “3000多留守在家的红军后代和南腰界人,用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修通了致富路。”王美景书记说,经过两个冬天的奋战,目前全乡15个村,村村都通了公路,123个村民组,有110个通了公路,还打通了南腰界至贵州省沿河县小井乡、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贵州省印江县刀把乡的出口公路。(首席记者 罗成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