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一,我拍一,文明上网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关心新闻和时事;你拍三,我拍三,黄色网站我不看……”这是北京精诚实验小学的同学在校园网论坛中特意编写了许多文明上网的儿歌。该校近日还把文明上网、网络安全知识列入日常教育重要内容。五(1)班全体学生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不到网吧去,那里不适合我们;不要经常玩游戏,更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那会影响学习;正确使用聊天工具,让它成为我们讨论学习、沟通情感的工具;长时间留在电脑前面,会影响视力。
除了精诚实验小学,北京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都在关注文明上网的问题。记者在光明小学学生网站看到,整个页面色彩柔和清新,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仅“兴趣爱好区”就包括“卡通世界”、“宠物乐园”等8个论坛。该校副校长王平介绍,学生每次注册前都需要阅读“文明公约”并表示同意。北京东四九条小学专门出台“文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公约”。该校乐校长说,学校为帮助孩子文明上网“花费不少心思”。
不仅是中小学校,北京的许多高校都将把“文明上网”纳入日常活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陈文涛提出,很多大学生是因为空虚无聊,无事可做才上网消磨时间的。他建议,大学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会活动,让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同时,建议采用平面设计大赛、知识竞赛、网络不文明行为评选等活动,通过Flash、漫画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赵锋部长认为,倡导“文明上网”很有必要,目前效果显著:“以前学校BBS网站上经常见到骂人、骂学校、抱怨社会的话,现在很少见到;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的现象也明显好转,去校外网吧打游戏的现象已杜绝。”
“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一位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出了这样的倡议,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改变了人类生活。网络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不应该被不文明的行为所玷污,是该还网络一个洁净的天空了。
建构法律体系,守护精神家园
专家认为,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网络不健康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黄色淫秽内容,二是网络游戏。这一点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不过也有人表示,网络游戏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在前面加上“不良”二字。但不管如何,网络游戏存在的负面影响已深受各界人士关注。
如何有效治理这两种危害青少年最大的网络传播内容,是“文明办网”行动实施以来最受社会关注的焦点。专家表示,加强立法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
共青团北京市青少年网络行为优化工程专家组组长贺淑曼认为,通过立法对不良网络内容进行分级控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罚措施,在目前的形势下越来越显得紧迫。她说,许多西方国家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贺淑曼介绍,美国是全世界互联网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成人网站分布地。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免受成人网站的毒害,美国从1996年起至今一共通过了4部相关法律,对成人网站进行限制。这四部法分别是《通信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网络隐私规则》、《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最后一部法律要求全国的公共图书馆为联网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否则图书馆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
北京社科院社会所副研究员缪青博士认为,在立法和订立制度的时候,要依靠专家和专业人员做好调查研究,提高立项和论证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把细节做透。比如,到底什么是不良信息,怎么分级,不同的分级怎么处理,处理的流程怎样,必须有清楚的界定或规定,这样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模棱两可、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只能成为摆设。
缪青说,打造网络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对网络不文明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