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胥会云发自上海
香港两所大学校长极力撇清“二流大学说”,同时表示,北大、清华永远都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而他们也没有意图打倒清华、北大。
昨天,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来到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不可避免地遇到大量记者抛来类似问题: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招生是否会挑战清华和北大这些内地一流大学的地位。
6月高考结束后,香港8所大学参与了内地的招生。大量内地优秀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甚至为此愿意放弃清华、北大的入学机会。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透露,港大在内地招收200多名学生,但是仅上海市,报考人数就达到了1600人。
出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香港的大学近年来着力增加非本地生比例。徐立之称,目前港大非本地生比例为9%,其中内地生占3%;未来3年后,希望非本地生能够达到20%。而刘遵义表示,香港中文大学的目标则是未来这一比例达到25%。
不过目前香港特区政府规定,香港高校非本地生比例最高不能超过10%,因此两位校长称,至少近几年招生数量还不会有大幅度增长。“两三年内最多每年招收四五百名学生。”
“我们不是刻意与内地大学竞争,学生会有自己的选择。”刘遵义表示,每年也有大量的香港学生去美国念书,所以香港的大学也和内地高校一样,要和哈佛、斯坦福等国际上所有的大学竞争,希望公众以平常心看待这件事情。
他们还表示,在内地学生选择香港高校的时候,大量的香港学生也希望进入清华北大学习。徐立之笑称,以前清华北大到香港招生的时候,也是香港的头条新闻。
因此,他们认为,学生的流动是双向的,希望教育部能够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更多的省市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