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2006-04-20

作者:夏菁

1996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正青春年少,踌躇满志。人生对我来说仿佛是刚刚开始,又仿佛是到了夏初,繁华的景象即将在我的眼前铺陈开来。怀着对西部的无限浪漫憧憬,从未远离过家门的我,自愿申请到西部边陲去支边。

  我工作的地方是新疆一个处在沙漠边缘的小县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气候犹为恶劣。一年之中,沙尘暴天气就有20多天,浮尘天气达190多天。当地流传一句俗语:一年只刮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我自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南方,刚到这里的时候水土不服,嘴唇干裂,全身蜕皮,而且我的慢性肠炎犯了,上吐下泻。尽管如此,我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在这里,不仅给了我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也找到了我的人生伴侣。

  尽管这个伴侣的外在条件和我相差甚远,很多人都不看好,而我认为我会改变一个男人。我确实让他改变了很多。谁知道他竟然背着我在出差的时候召妓嫖娼,有一次被警察抓住罚款我才知道,我对他、对婚姻彻底失望了。

  我曾多次想摆脱已经成为桎梏的婚姻,但他坚决不肯。我当时已经是县委的一个领导,不免有死要面子思想,自己也有些犹豫,离婚的事最终还是作罢。我以为,我的人生就是婚姻不幸福而已,没想到,更大的灾难和痛苦还在等待着我。

  今年的6月12日对于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上午,我还在以县领导的身份参加一个重大的活动,下午就得知丈夫得了艾滋病的消息。

  他因为肺部感染高烧不退,住进了我们当地的县医院,医院的医生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让他退烧。当医护人员开始有所怀疑,而县卫生防疫站的人擅自为我丈夫进行了抽血化验,一种不祥的预感刹时涌上我的心头。我屏退了所有的人,哭着追问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的丈夫。当他吐出艾滋病三个字时,我竟一屁股坐在了病房冰冷而坚硬的水泥地上。

  什么是晴天霹雳,什么是天翻地覆,我全都一一体会了。

  院方拿着我丈夫的化验单,口气委婉但是态度坚决地要求我立即为丈夫办理出院。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我还是强忍悲痛,多方努力协调,争取了转院的条件。我们连夜驱车奔向1 000多公里外的省城,在距离省城不到20公里的时候,丈夫因呼吸衰竭死亡。

  我至今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病情的,只知道他对我隐瞒了实情。据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医护人员讲,当我丈夫确诊后,中心建议他通知配偶也做相关的检查时,他死活都不肯告诉中心我的联系方式。

  我当即只身赶往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检查。在化验室里,当拿到结果时,我浑身颤抖,不停地喃喃自语:“这不是真的,检查结果错了。”

  这怎么可能?从小我的体质就很好,生活有规律,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没有不良的嗜好,从来没有住过院,偶尔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随便吃点药就好。我怎么会和艾滋病扯上关系?

  我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开了一个房间,进了门,便一头倒在床上,昏睡过去。
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我打开房间窗户,窗外已是万家灯火,霓虹闪烁,清凉的微风轻拂面颊,我却丝毫没有感到一丝凉意。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竟有了往下跳的冲动——只要我纵身一跃,短暂的几秒种的自由落体运动后,所有的恐惧、痛苦、煎熬和绝望都会终结。

  我打开关闭了一整天的手机,准备发送短信给我的父亲,留下我在人世中最后的遗言。手机却在打开之际铃声大作,接听电话的是我远在故乡的哥哥。因为相隔千山万水,我们都已经4年没有见过面了。电话里传来了哥哥那熟悉而又焦急的声音。他说他一直在不停地拨打我的手机,明天他将和父亲一起坐早班飞机赶来,让我千万千万要等到他们来。最后,他一字一顿地对我说:“对亲人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我麻木的大脑似乎被一下子唤醒,开始恢复了些许知觉,“哇——”的一声,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第二天,当我们一家三口在机场见面的时候,百感交集的我们忍不住抱成一团,失声痛哭。我提出先回县上处理家事,移交工作,然后提出辞职,选择永远离开,把我被感染的这个秘密永远埋葬。但是,我哥哥坚决反对,他怕我回去无法承受和面对压力和打击,更怕我再次受到伤害。所以他把我直接带回了老家,暂时在家乡休养,以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拿到确诊结果后,我已经向县上的最高领导如实汇报了我的病情,他们表示了同情和理解,并委派县卫生局局长和我保持联系。尽管做了很多保密工作,但是因为县城圈子小的缘故,我丈夫暴病身亡和我的突然离开,在小小的县城如同抛下了原子弹一般,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我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一名在职的公务员,一名在岗的妇女领导干部成了一个HIV感染者,对于我们县上来说,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数目庞大的治疗费用,因为是匆忙回家,除了随身携带的几件换洗衣物外,我已是身无长物。哥哥决定接受单位安排,选择了远赴他乡去援非。为的是能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以便为我面临的治疗做准备。我的姑姑一家也表示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帮助。

  为了让伤痕累累的我安静地养伤,再婚的父亲决定对继母及其一家保守秘密。为此,他不仅倾尽全力照顾我这个女儿,而且还得承受继母的埋怨。短短的几天,原本意气风发比同龄人略显年轻的父亲,双鬓竟已是白发如霜,原本魁梧挺拔的身躯也已开始佝偻。

  我不忍心看到年迈的父亲为我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他过得不好,我的心里也不会好过。所以,我坚决地拒绝了他留下来照顾我的意愿,一个人在老家的旧房子里生活。旧房子比起我离开的时候更加“老态龙钟”,昔日的欢声笑语早已消失在处处的青苔和丝网里。想起自己从小在这里长大,十年前又从这里出发,去西部广阔的天地闯荡,十年后却带着满身伤痕回到这个地方,有种从终点回到起点的感觉。

  我努力学习忘却和舍弃,也开始逐渐认同自己的新的角色,每天都会上网到病友交流的QQ群里去和大家聊聊,查看一些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信息。

  现在的我虽然还继续在角落里疗伤,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悲伤有时会如潮水一般向我漫过来,瞬间把我吞没。但是我仍如常人一般,每天伴随着日出日落,关注着新闻的大小事情,喜欢逛街爱打扮,喜欢音乐,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过着平静而略显孤寂的日子。

  生命不停息,生活就要继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