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良好网络道德,响应"文明办网 文明上网"的大兴网络之风,新华网于4月19日上午10:00举行"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健康上网"嘉宾访谈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家长代表与大家在线交流,共同探讨网络文明问题。
访谈活动将在新华网多媒体演播室举行。新华网将对此次活动进行文图直播。期望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为使这项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取得实际效果,访谈期间,欢迎广大网友就您目前所关注的网络文明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向嘉宾提问。
本次访谈主题内容为:
1,家长如何看待青少年上网成隐的现状;
2,目前网上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3,网上道德失衡的原因;
4,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
5,遏制网上不良风气,建立文明网络空间的对策。
访谈嘉宾将从网络内容和服务提供者、网络传播者、网络受众、网民个人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多角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同网民在线交流。
【欢迎提问】 请由此进入论坛
特邀嘉宾:
陶宏开:美籍社会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陶宏开简历: 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共青团中央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1964年考入华中师大英语系,1968年毕业后,在湖北省红安县一中任教10年。文革后,考入母校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教授的首届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应邀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作中美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后定居纽约,长期从事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2002年退休回到故乡武汉,应母校之邀,担任华中师大特聘教授,积极倡导推展整体素质教育和道德重建,提出加强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2004年5月,陶宏开教授因主动帮助一位少女戒除网瘾,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
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新闻会客厅》《新闻调查》《面对面》等栏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先后作了专题报导,陶教授还与武汉、石家庄、广州、长沙、北京、杭州、昆明、济南、上海、内蒙古、西安、贵州、长春等城市主流媒体和有关部门联手,先后在全国60余城市开展活动,作了500多场报告,面对面挽救了300多名上网成瘾的未成年人,为近20万名网瘾少年及家长提供互动讲座,培训数千名志愿者,帮助建立当地的"家庭交流中心",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004年11月30日 陶宏开曾就"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作客新华网
家长代表:代鸥
家长代表代鸥简历:1957年1月出生于北京, 1974~1975年底北京沙河插队,1976~1982年北京海淀钢管厂 统计员,1998~2000年任技术科科长,2001年圆明园管理处,现已离休在家.2005年初,与多位家长共同发起组建北京家长交流中心.
北京家长交流中心是以帮助孩子戒除网瘾为目标,以为促进家长之间的互动、互帮、互学为宗旨.中心负责人代鸥说:“我们定期请专家与网瘾孩子的家长进行座谈,先后来中心求助的家长已经有70多人,其中很多孩子在专家、家长的帮助下已经彻底脱离网瘾。”
家长代表语录: “现在网瘾问题已成为一社会问题,纠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出的问题是网络中一些不良的东西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不良的网络游戏、黄色网站等,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游戏商和网站要勇于担负社会责任,不能惟利是图,用一些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的内容来吸引,甚至引诱我们的孩子。中国的学校教育比较注重文化学习,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德育的教育重视的不够。学校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能明辨是非的人,做一个能正确面对挫折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要多开展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开阔视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用理解去和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同时,我们要多学习网络知识,理解孩子在网络时代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孩子做个好朋友,平等对待,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碰到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也不要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