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两年写下千首童谣
2006-04-17

  3月22日,本报刊发的《儿童缘何不爱唱“儿歌”》一文,报道了近年来儿歌童谣创作出现了大滑坡,导致许多小朋友只能传唱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流行歌曲甚至是“灰色童谣”。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担忧,年逾七旬的退休老干部郭沧海就是其中的一位。两年来,郭老已写了近千首童谣。昨日下午,记者在湖滨南一住宅楼里见到了精神抖擞的郭老。

童谣创作已跟不上时代

    “女生几回头,吓死路边一头牛。”“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 谈起此类校园“时尚”童谣,郭老一脸无奈,“这是因为现在可供选择的童谣太少了,童谣创作已跟不上时代发展。”
    谈起童谣的作用,郭老认为这在小孩子幼教中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郭老说,在他幼年时,每天都懂得讲卫生,勤梳头勤洗手,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他学会了一首“梳一梳、洗一洗,人人见了都欢喜”的童谣。郭老说,小孩子正处于汲取各种知识(包括做人道理、处世礼节)的阶段,健康的童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

闽南语童谣改为普通话的

    为了编写适合新时代小朋友阅读传唱的童谣,郭老四处寻找相关材料与题材,也曾和多位家长、老师探讨过,还特别留意现在小朋友间所关注的“儿童话题”。
    据郭老介绍,他所编写的“新时代童谣”按照“美好祖国篇”、“历史回忆篇”、“劝学育才篇”、“文明礼貌篇”、“动物王国篇”、“智力测试篇”等10多个类别,这些童谣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很深的接轨,如在《别放学就进网吧》是这样写的:“放了学就进网吧,打开电脑笑哈哈。老找网友聊闲话,学习成绩一定差。少时不肯学知识,好像花木不开花。” 
    郭老对记者说,《天乌乌要下雨》是首较出名的闽南语童谣,可惜的是,这首童谣的启发性和知识性不够,因此,他便将这首童谣改编成普通话童谣《水族迎亲办喜事》,加入了许多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元素。
    记者看到《水族迎亲办喜事》是这样写的:“天乌乌,云密布,扛锄头,巡水路,看见淡水族,正在迎亲办喜事,鲫鱼做新郎,鲤鱼当新娘……”整篇童谣顺口押韵,童趣十足。

还要创作“性教育童谣”

    郭老告诉记者,他已和一些小学、幼儿园或电视台联系过,试图通过它们将这些童谣在儿童中传唱起来。接下他还将继续编写一批新的童谣,在这些童谣中将加入“性教育”内容,这可是全国首创,因为郭老认为,在对一些高年级儿童的所有教育中,性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青少年来说,能不能正确对待“性知识”也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据了解,郭老是师范毕业的,退休前是漳州检察院干部,退休后,笔耕不辍,常奔波厦漳两地。在前几年里,他曾不遗余力地纠正错别字,并编写了《正音释义》一书,在业内引起轰动,前年,他又出版了《奇诗怪联》一书。

 导报记者 萧镇平/文 梁张磊/图

30套《新童谣》免费送给小朋友

    郭沧海老先生两年里写下的千首童谣引起了一些出版商的兴趣。日前,中国戏剧出版社就将郭老编写的童谣结集出版,并取名《新时代童谣》,此书分为上下两册,彩色印刷,收录了近500首童谣。
    郭老说,为了感谢《海峡导报》读者的厚爱,他特地拿出30套《新童谣》免费送给本报的小读者,其中10套书上都有他的亲笔签名和盖章。小朋友可以自己报名索要,也可以由家长报名索要。
   《新童谣》索取热线:2961109。
    由于《新童谣》只有30套,因此赠送将采取电话报名先后为原则,电话报名索取的前30名小朋友可以自己来领书,也可由家长持小孩的《户口本》前来领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