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文化博物馆是否应向青少年开放?(图)
2006-04-17
性文化展是否能向未成年人开放,最近成为沪上热点话题。位于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的主办方希望将这个展览作为青少年性教育的启蒙基地。然而,主办方的一厢情愿却遭到学校和家长的否决。

    那么,性文化展应不应该向中小学生开放?如果开放,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青少年?学校和社会到底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什么样的性教育?

性文化博物馆愿意向青少年开放,却遭学校冷水

    国内首个以"性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一年前落户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其中展出的400余件展品主要来自我国著名的性文化学者刘达临教授。展览涵盖从原始部落时代以来各个朝代关于性文化的历史文物,共分成10个部分,包括"原始社会性崇拜"、"性和文艺"、"婚姻与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性"等。

    性文化展的主题是"性是自然的、健康的、科学的"。性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胡宏霞博士说,长久以来,国人都谈"性"色变,认为性是绝对禁忌的。其实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滋养出悠久的"性文化"。"性并不神秘,'食色性也',性使人类得以繁衍延续。开办这个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性的偏见、无知和愚昧,挖掘被人遗忘忽视的中国'性文化史',还'性文化'以本来面目。"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压力,主办方从未公开表示接受青少年参观,在门口和门票上也赫然标出"未成年人在父母或教师带领下,方可入内"的

醒目提示。但是目前,在该展览展品持有者刘达临教授的呼吁下,隧道营运方面有意向青少年开放展览,并打算实行票价减半,希望吸引青少年参观。

    刘达临认为,性不是肮脏的,下流的,性文化的展示可以推动社会学、教育学的发展。"目前,博物馆拥有较为丰富的展品资源,也有性教育方面的专家,可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自然的性教育,打破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性博物馆完全可以作为青少年性教育基地。"

    然而,展方的一厢情愿却遭学校方面的一盆冷水。3月初,上海大同中学58位老师在校长和德育室主任的带领下进入性文化博物馆参观,以考察性展览是否可以向在校学生开放,作为学校性教育的一部分。但参观结束后,大部分老师却以"展品过于直露"为理由,对"性展览向未成年人开放"投了否决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