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杨英咏给病床上的妈妈擦手。14岁,正值多梦的花季。然而,一个叫杨英咏的孩子没有。在12岁那年,他和妈妈被父亲抛下。从此,他学会了周末背起小木箱上街给人擦皮鞋挣钱养家;他必须在每天放学之后承担起一切家务,包括照料双目失明的妈妈;他没有穿过新衣服;他能记起的惟一美味是过年妈妈让他花2元钱买了一碗他一直盼望的炒米线……
苦难收走了他的花季,却给了他一双坚强的翅膀飞向蓝天和阳光。
靠擦皮鞋卖废品养活盲母
他很小跟随父母从重庆来到昆明,父母分别给人打工。上小学三年级时,母亲蹬三轮送货从车上摔下,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全家只得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度日。
2003年9月的一天,父亲说要出门打工,便踏出家门,再无音信。那天晚上,杨英咏对自己说:“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妈妈!”
他做了一个擦皮鞋的小木箱,每到周末,便背着小鞋箱上街给人擦皮鞋,擦一双鞋能挣一角钱。他还到垃圾箱捡别人扔弃的塑料瓶等废品去卖。平均下来,他一天能挣2元到3元钱,除去缴纳房租水电费,他和妈妈每月的生活费仅有6元钱。他们的饭碗里一年到头是土豆菜叶煮稀饭。
妈妈的签字让他懂得“永不放弃”
穿过一条狭长的巷子,记者看到了杨英咏的家。房间破旧昏暗,一只煤气炉、两只碗、几个矮小的塑料板凳……一张上下铺的木板床是这个家里最好的家当。
杨英咏告诉记者,看不见的妈妈无论苦到何等程度,每天一定要做的,就是摸索着在他的作业本上“家长签字”一栏中写下自己的名字,这让杨英咏领悟了什么叫“永不放弃”。
2004年秋天,杨英咏小学毕业,他接到了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对妈妈说:“我一定要靠读书才能走出来!”
2005年春节期间,杨英咏在大街小巷捡了许多花炮卖了180多元钱。新学期开学,他把这些钱和平日攒的钱凑成200元兴奋地拿给老师交学费。那一天,杨英咏笑得灿烂极了……
“等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